时常感到迷茫怎么办?
今天在知乎上回答了一个学生的问题,问的是他现在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办。我写了下面的回答,今天也把它分享给你,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迷茫是我们人生的常态
“迷茫”,形容烟水濛濛浩大的水域模糊不清,表示旷远、模糊不清。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说:“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也许,此刻的你正经历着生活与工作中的惊涛骇浪,内心迷茫,看不清方向。别怕!首先明白一点就是,迷茫不是你一个人在迷茫,是基本所有人都会存在的心理状态。区别就是有些人开始的早、迷茫的多少,能不能正视迷茫。每个人每个阶段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迷茫,迷茫是我们的常态。知道了迷茫其实很普遍,是很常见的事项,你迷茫的时候别人也在迷茫,你虽然迷茫但并不孤独,有很多人正和你一起迷茫,是不是就可以少点焦虑。
第二,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
人的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一个是目标感。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起来的。如果没有目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凑合的状态,这时候,他们就会变得空虚,缺少力量。你可以想想你的目标是什么,考上哪一所大学,或者下次模考考多少分等等,确立好自己真正的目标,你就不会再感到迷茫。
意义感的另一个来源,是人际关系。事实上,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织出来的。你自己也是在和同学、朋友、家人的关系中塑造的,如果你在生活中很孤独,缺少亲密关系,你不知道谁真的在乎你,你同样会觉得空虚和无聊。知道这一点,你也许可以试试放下心中的戒备,找朋友聊聊天,吹吹牛,聊什么都行。如果你人际关系紧张,那就找到一个让你不这么紧张的好朋友一起玩点什么东西。就会有很明显的改进。
第三,摆脱迷茫最有效的就是即刻行动。
真正开始动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所谓的迷茫也就不是迷茫了。一件看上去繁难的事,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放弃挣扎,直接开始做题,为了你找好的目标,直接开始复习。就算是一些分分钟可以解决的小事,我们也会搬出种种借口去拖延。就比如我就是不想复习英语,就是不想做题,就是不想干。只能告诉自己“既然这事烦到我了,不如就尽快把它解决掉吧。”就像我做家务,洗一次碗用不上五分钟,但是洗碗前各种想方设法的逃避、拖延所带来的心理成本比洗碗更累。如果家人之间再互相推脱,引发不和谐就更得不偿失了。既然如此,第一时间自觉地把碗洗掉,就成了最佳的策略。
如果总能想到一件事就完成一件,那么我们同时应对的事情就少了,也就不用多花心思去“管理”这些事情。而待完成的事情一多,管理的复杂度就直线上升,相应地,记忆负担、情绪负担和人际负担也会显著加重,就会感到迷茫。这些心理成本虽然是隐性的,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随着事情越积越多,我们慢慢会觉得无法承受,情绪上的各种问题首先会爆发,然后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差。对于大多数人、大多数事,“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与其等待,不如现在就开始。
总结:1.人生迷茫是常态,每个人每个阶段都可能存在迷茫的时候。
2.迷茫源于意义感缺失,要找到自己的目标和维护好亲密关系。
3. 摆脱迷茫最好的办法是即可行动,从现在就开始动起来。
心理学家说,这一招对付焦虑也很有效果。希望能够帮到你。
(书童寒不冷)
参考资料:得到app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