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结果导向--黄金圈法则

结果导向--黄金圈法则

作者: 平凡是一种势 | 来源:发表于2017-05-27 21:54 被阅读0次

之前007行动1班有个辩论会。

辩题是,做事情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作为吃瓜群众,做小板凳上围观,不能发表观点,看的心痒,只好做个键盘侠了。

这道辩题的重点其实不是过程或者结果。

而是“做事情”。

比如,死是生的结果对吧。那是生重要?还是死重要?

当然是生重要啦,谁说死比较重要的请便,不送!

那要是说,一棵树开花结果呢。开花是过程,结果是结果。

哪个重要?也就变成了结果重要了对吧。

这两个例子本身都偷换了一个概念。

不管是生死还是开花结果,都是一个自然现象,不是“做事情”。

辩手中也有人举了个例子,看球赛是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这个其实也一样,相对于看的人来说,球赛也是一个自然现象。(当然对于场上的球员就不是了。)

因为看的人是无法影响比赛结果的。

所以,先亮出我自己的观点。

做事情,结果比较重要。

结果导向

我把“做事情”分成两种情况。

第一,漫无目的地推进。得过且过,没有目的,只是顺着时间,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发展。

这个我觉得就不在讨论的范围之内了。因为做事情的主语是你或者我。如果正在做的事情本身对于你我没有意义,那么讨论它也就更没有意义了。

第二,结果导向,逆推过程。以追求结果为目的,给整个过程制定一个计划,并按照计划推进。当然,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在实际过程中还需要实行者随机应变,适当地调整计划。甚至事情的最后结果跟最初的目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这并不代表过程就比结果重要。

首先,任何一个计划都是由结果逆推出来的。这个制定过程是一个重新认知的过程。

其次,有一个概念叫做“指挥官命令”。战场的情况瞬息万变,再强大的指挥官也没有办法预料到所有的事情。所以,指挥官会给奔赴战场的士兵一个命令:当你只能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请完成某某事。

这个在我们的工作环境中也会经常出现。

老板们都很忙,他们根本就不可能给你下指示的时候,把1到10的每个步骤都解释清楚。往往都是直接把他们想要的结果丢过来,剩下的我们自己考虑。

比如老板让你把大象装进冰箱里。

你要是开口回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怎么可能。那么你估计在这家公司就走到头了。

听说,刘强东有一次开会的时候说要把营业额翻一倍,一个高管脱口就说,臣妾做不到!然后这位高管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京东的高管会议上了。

所以当你的老板让你把大象装进冰箱的时候,你要做的不是反驳,而是思考具体的操作步骤。

打开冰箱,把大象装进冰箱,关上冰箱。

当你在思考把大象装进冰箱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可能塞不进去。

那么你就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应该去买一个足够大的冰箱,还是去换一个足够小的大象,亦或者其他的方法等。

但是更加关键的是在这之前,其实你还应该想一想,老板为什么要把大象装进冰箱。想不明白就问。

因为所有的行为都是表象,不可学。学了也并不能帮我们成功,有时候甚至会误入歧途。

我们要学的是行为背后的逻辑思维方式。

黄金圈法则

有个思维方式叫做“黄金圈法则”,是每个成功人士都必须具备的。

当我们思考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有3个层次。

首先是,为什么做

其次是,怎么做

最后才是,做什么

“黄金圈法则”这个概念我是通过得到APP学来的,就用来分析一下得到APP好了。

当得到APP还是罗辑思维的时候,其实和樊登读书会等其他的知识付费产品差不多。都是通过对书(或者其他载体的知识)的解读,来帮助用户节省时间提高认知水平。

但自从得到APP诞生之后,这家公司就脱胎换骨了。

因为,关于“为什么做”这个出发点有了根本性的差别。

得到要做的是像古登堡一样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

或许你会有疑问。

就算得到APP改变了传播方式,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区别。都是帮我们节省时间来提高认知的啊。

这个观点我也赞同。

但是我们仔细看看“怎么做”这一层面的话就会发现不同。

其一,得到APP现在已经做成了平台,而且这个平台已经足够大到让各个领域的专家愿意进来。

也就是说,当樊登读书会还在受樊登本人的天花板限制的时候。得到APP这个产品已经突破了罗振宇这个天花板了,让整个产品的知识源已经有了无限的可能性。已经不在局限于书上知识了,而是各种各样的形式。

其二,由于不同领域的专家进驻,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各个分类,同时还吸引了各种各样的用户。由于规模效应,随之诞生的就是像007行动这样的社群。

也就是说,A)提供知识的各个专家之间有交互,B)专家和用户有交互,C)用户之间有交互。这样的交互连接产生的效应根本就无法估计。我自己就是通过得到加入了007行动,得益巨大。

当“为什么做”和“怎么做”这两个问题想清楚之后,“做什么”也就水到渠成了。不做赘述。


理解黄金圈法则,可以在纸上画上3个同心圈。最外面的圈层是“做什么”,至的是事物的表象;中间的圈层是“怎么做”,也就是实现目标的途径;嘴里边的圈层是“为什么”,就是一件事情的出发点。

当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把“为什么做”给想清楚了,就能够吸引到许多价值观相同的人。就好像007行动的出发点是,成长的道路很艰辛,我们希望可以一起相互鼓励,共同迭代精进。所以,我们1000多号人来参加了。

途径是不写就出局,分成各个班相互交流,提升写作水平。然后我们就不断地写。

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参与。


2017.05.27  凡语

相关文章

  • 结果导向--黄金圈法则

    之前007行动1班有个辩论会。 辩题是,做事情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 作为吃瓜群众,做小板凳上围观,不能发表观点,...

  • 覃杰为什么创办007写作社群?

    黄金圈法则

  • 2021-02-02

    ZCY0038一玉欣 2021年2月2日 第2次打卡879字 黄金圈法则 1. 什么是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是一...

  • 什么是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 最初了解黄金圈法则的时候,是阅读了成甲的《好好学习》这本书。书中提到了黄金圈法则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

  • 用黄金圈法则提升思考质量

    黄金圈法则源于西蒙·斯涅克的《从“为什么开始”:乔布斯让Apple红遍世界的黄金圈法则》。黄金思维圈是帮助我们迅速...

  • 《超级激励者》读书心得

    读书点亮生活—— 黄金圈法则

  • 黄金圈法则

    这个世界上,接近100%的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WHAT)。其中一部分人知道怎么做一件事(HOW)。然而只有一小部分...

  • 黄金圈法则

    平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通常我们遇到问题后都会透过问题所产生的现象或者结果来进行倒推--为什么会出...

  • 黄金圈法则

    梵音为什么做预售(why): 1.把最专业的瑜伽分享给更多的人 我们积攒了15年的基础,国际名师与世界同步,亚洲最...

  • 黄金圈法则

    why 做事之前先想清楚 how what 传递的是信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果导向--黄金圈法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fc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