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多人眼里,我是有比较强的亲和力的,我也乐于听到这样回应。最近在学习教练式沟通和NLP的课程,在体验和线上课程一次次回放中,我看到了自己对“亲和力”的误解,我大致总结了一下。
首先,亲和力不是单方面的给予。
这一点是我之前认为的,觉得只要我注意了我自己的沟通三要素(55387定律),就达到了亲和的目的。
其实亲和力的本质之一是有效互动。只有得到对方有效的回应,才能知道我们的亲和力有没有被收到。
换句话说,“亲不亲和”不是自己说了算的,而是对方说了算的。
第二,我做的很好,对方为什么就是收不到?
我想这是很多人的困惑,除了上面说到的要关注对方的回应外,还要明白亲和的目的。
亲和的目的是要和对方有效沟通,而有效沟通的象征或者说标志是对方感觉好。这样做是增进了双方的情感而不是破坏了情感。
第三,我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好了。
我以前就是这样,好像做了自己没有遗憾就行了。事实上,这样根本没有达到跳双人舞、契合的效果。
自我觉察一下,还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害怕对对方的反应无法掌控,所以来个自我安慰吧。
总结
所以,亲和力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为人处事的态度的呈现,同时也是社交中最有力的工具,更是达成高效沟通的催化剂。
而一个善于与对方保持同步性,能去诱导对方合作的人,就是优秀的合作人。
就像NLP课程中总结的:1、亲和力是沟通的基石,是互信的基础;2、亲和力是沟通水平的体验;3、亲和力是一种资源力,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资源。
想像一下,你做到了无痕的亲和,让对方愿意跟随你走,不知不觉中被影响了都不知道,你是多么厉害的沟通高手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