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因疫情原因滞留杭州一段时间,考虑到疫情多点爆发,短期没有完全放开的迹象,于是将原计划清明节出游的绍兴游,前置到滞留期间的周末游玩。起初游绍兴主要希望游览鲁迅故居和兰亭,当真的去绍兴游览后,发现绍兴可供游览甚多,绍兴不再是抽象的地名,而是具体的意犹未尽的目的地。
江南水乡
到绍兴时赶上了初春好时节,一派欣欣向荣气象。综合考虑住宿地理位置,虽然奔着鲁迅故居和兰亭来,第一天并没有去这两个地方,而是优先去了柯岩景区和兜率天宫。
柯岩景区以自然风光为主,夹杂古采石场的历史风貌,给人以人类改造自然的时代感。初春的草地与湖水互相映衬,格外鲜艳。一路上伴随着鸟语,想起此时北方也许还需要2-3个月才能达到相同的绿色景观,不免理解古代帝王文人对于江南的推崇是深刻的。
从地图上看绍兴,水路纵横交错,陆地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岛。现实中景点一路走一路有水伴随,从宏观与微观对江南水乡有了更新的认识。从柯岩出发游船游览鉴湖游目骋怀,放松极了。到鲁镇后,也受疫情影响,店铺大多是关着的,到离开鲁镇时,看到长者题词「民族魂」和鲁迅雕像,才拉回到现实。
去兜率天宫更多是被宏伟的建筑所吸引,最高峰上矗立着莲花。再结合「西有布达拉,东有兜率天」的自我定位,实在没有理由不去看一眼。实际不考虑建筑年份的话,傲然挺立在最高峰上,也确实蔚为壮观。
傍晚去了安昌古镇,不同于充分商业化的乌镇,走着走着就到了完全没有商业化的区域,居民在河边洗菜、做饭、聚餐。傍晚灯光开启,宁静又安详。
文人风貌
到绍兴游玩,虽是自然风光美好,但都绕不开「文人」这个关键词。江浙自古富庶,如今江浙沪也是全国经济第一梯队,但绍兴这个地方不像其他地方忙着做生意。滴滴司机说绍兴自古出文人,人们都相信文化的力量,无论如何也会供养孩子读书。
安昌古镇除了江南小镇外,另外一个特征是出师爷,最近看完的《雍正王朝》中雍正早期军师邬思道也是出自绍兴。而出师爷的前提就是这里读书人要多。
兰亭景区曲水流觞已经有了一千多年历史。受王羲之《兰亭集序》影响,早年考研时,保留了一副竹简版《兰亭集序》,在人生低谷阶段,可以跳出来,勉励自己这都是人生很短的阶段。到后来到北京后,数次去陶然亭公园,看复刻的兰亭也有感概。
但直到亲临兰亭景区后,结合多年来社会阅历,那种对《兰亭集序》文中文字有了更加深刻且感同身受的理解。终究如王羲之所言「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相隔千年,再游览故地和想起此文确实「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对中国文人的影响远不止后世文人争相描摹,更是刻在了每个人的骨子里。
游览沈园的噱头来自陆游,而游览其中,才知道陆游还有与唐婉的凄美爱情故事,有些人骂陆游是感情骗子。而看到陆游在官场上耿直作风,一直因为谋求统一而多次被贬,终其一生官做的也不大,也辜负了当时他的母亲希望他与唐婉离婚,专注事业。不过失意的官员,却成就了成功的诗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也是多元的。
民族魂
鲁迅故居实际是一条小街,街两侧包含一些需要预约参观的景点,包含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博物馆。三味书屋、百草园这些儿时课本上的地点,映入眼帘。同时也能给出直观的感受,在鲁迅小时候,可谓家境殷实,无忧无虑。
在参观鲁迅博物馆时,根据鲁迅不同的阶段,划分为不同的区域。鲁迅的儿时家道中落,一路都是下坡路,不断卖田卖地典当家资,最终父亲没有救活,还遭受到各种冷眼与世态炎凉,再结合母亲出身农村,早早接触到了农民的悲惨生活。才给了鲁迅对当时中国社会鞭辟入里批判的动力和素材。
家道中落的鲁迅在努力的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没有钱上学就去那种可以免收学费的学校,后去日本留学学医,想着通过学医救治国人。后因日俄战争中国的看客,让他意识到中国人更急需救治的是灵魂,于是投身文艺,直到鞠躬尽瘁。
起初在鲁镇看到长者给鲁迅题词「民族魂」时,虽能理解但不深刻。当游览完鲁迅博物馆,看到鲁迅在回国后,作为坚决的斗争派、彻底的革命者,不惧生死,战斗到人生最后的时间。虽嫉恶如仇,但没有个人仇怨,而又是为全体国人谋福祉,「民族魂」称得起。
意犹未尽
两天游览很快结束,整体感觉是大饱眼福,而又意犹未尽,而当拿到一个绍兴游览名单后,发现也只是游览十之一二,未来有机会还应该再多到绍兴逛逛。
由于时间有限,且独自游玩,吃喝称不上丰富。而绍兴黄酒又非常出名,各种名吃也较多,这点颇为遗憾。
绍兴正在修建直达杭州的地铁,未来杭州到绍兴将变得更为便利。整个江浙沪占据全国地域资源不多,内部交往足够密切,江浙沪一体化肉眼可见的从人才、产业、交通逐步推进,对比京津冀还是领先不少。
DAY1:
柯岩景区-鉴湖-鲁镇-兜率天宫-安昌古镇
DAY2:
兰亭景区-鲁迅故居(鲁迅祖居、三味书屋、百草园、鲁迅博物馆)-沈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