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妈带着儿子业如哥跟着姥姥生活了几年,这几年,业如哥的童年是十分幸福的。听母亲讲:因为业如哥没有了父亲,姥姥把对儿子的愧疚和爱全部复加在了孙子身上。甚至于爱的近乎荒唐。那个时候母亲和小姨都在念书,每天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背着业如哥玩耍。业如哥那个时候也四五岁了,但是在祖母的宠惯下,每天手里握着一个小鞭子,母亲和小姨陪伴他玩儿的时候,稍不称他的心,他可以用小鞭抽她们(祖母频布的特权)。这种情景一直延续到舅妈改嫁。
舅妈在业如哥不满十岁的时候,带着他改嫁到十里开外的邻村。祖母当时对孙子的不舍可想而知,但是必竞舅妈还年轻,没有理由让她守寡在李家住一辈子。这样,业如哥哥离开了疼他象眼珠子似的奶奶。
业如哥哥在继父家里过得不快活,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三天两头就跑回奶奶家。后来舅妈又陆续为这任丈夫生了几个儿女,业如哥哥与他们相处的也不好,所以刚满二十岁的时候,他就早早结婚分家另过了。
业如哥哥有了自己的家,姥姥这下可大显身手了。那时候,姥姥与二舅一家住在城里,离我们家也不远。二舅舅和二舅妈夫妻每天早起晚归地上班工作,表姐表哥也在念书。家里就剩下姥姥一个人(姥爷去世也早,刚刚解放那年就去世了)。况且姥姥管家。她就毎天算计着省出些精米细粮,棉布食品,鲜肉咸鱼甚至香油麻酱,总之无所不有地偷偷往业如哥哥家里倒腾。有一年,母亲养的鸡抓了一只命我送到姥姥家说给姥姥补补身子。结果姥姥直接就让我踦上自行车走了十多里路给业如哥哥送去了。那时候,国家困难,食物短缺。购买物品需要小票,都是每个人定量有数的,二舅和舅妈心知肚明姥姥往长孙家里拿东西,但也不敢说破只能由着姥姥去。一次,不知道姥姥怎么知道业如哥哥感冒了,正好我在,没有别人。姥姥就变戏法似的,用一个装伤风止咳糖浆的药瓶子灌了满满的一瓶香油,又从裤兜里掏出十元钱命我偷偷地给业如哥送过去,还嘱咐不要让别人知道。把我都逗乐了,因为全家族的人都晓得业如哥哥是她的心头肉,偷运东西大家都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只是不想说破罢了。
俗话说:爱乌及乌。姥姥对长孙的爱也延申到她孙子媳妇身上。说心里话,我这个表嫂容貌不咋地,但年轻时喜欢收拾打扮,总想让村里人知道她家的亲戚都在城市里。所以她沒事儿也三天两头往我们家和姥姥家跑。有一年,工作在山西的小姨托人给二姐买了一块儿紫色粉红色暗花的金丝䘬布料,漂亮极了。二姐打算做一件中式上衣,没料想让来我们家的这位表嫂撞见,她自然也稀罕的不行,但是小姨又不是给她捎来的(小姨是业如哥哥的小姑),于是她就去姥姥家里说服姥姥,最后还是姥姥强行从二姐手里要回这块儿布料,又亲自为她孙媳妇做好穿上美滋滋的回村里了。气得二姐在家冲妈妈好一顿闹说:看她长得那猪八戒样,别人的好东西都得给她,她也配!妈妈说:算了吧!明天我写信让你姨再给你买还不行吗?同她一般见识干嘛呀!
姥姥临去世时,在炕上半睁着眼倒气。二舅对母亲说:可能妈就等着远在牡丹江的老儿子回来呢?母亲说不是的,她老人家心里只有业如哇,等着业如来呢!说话间,业如哥哥踉踉跄跄哭天抢地的从外面进来,一下子扑倒在他奶奶的身上。只见姥姥满眼含泪恋恋不舍地望着业如哥哥,然后平静地闭上了眼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