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这部大书一定不要着急,它是值得用一生读的书,如果有余力的话不妨把第一回多读几遍。
《红楼梦》的主旨是道不可道之事,它的核心技术是如何把不能说的话说出来。
如今的信息时代有各种加密技术,可以把文件封存起来,但若一味封存不为人知又失去了书写的意义。
所以技术难点又增加了,不但要把不能说的话说出来,还要把它说给所有人听,冲破敌方的重重阻截,用加密的语言传播,将其广而告知万古流传。
在信息技术极不发达的明清时代如何才能实现上述需求呢?
答案就是文字游戏。
就像俄罗斯套娃,把真相嵌套在一层又一层的文本之内,所以在读《红楼梦》的过程中我们的认知会常常反转。读其它书的时候可以轻易地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在《红楼梦》中分辨好人坏人却难如登天。
不仅仅是普通读者,连专家学者也对几乎所有的人物、情节有争议,除了公认的一些常识外,《红楼梦》在任何方面都难以达成共识,包括最基本的作者、成书时间、人物原型等,甚至连后八十回究竟是不是续作现在也不确定了。
接受这种不确定和无解,这是一个天才作者苦心孤诣创设的迷局,若能被人轻易洞穿,这部书根本活不到今天。
为什么要把第一回多读几遍?
因为第一回相当于全书的阅读指南,它告诉了我们该如何读这本书,就像面对复杂的药方要遵医嘱,第一回是作者生怕后世误读而写的嘱咐。
但他也知道自己局布得太大,坑挖得太深,他的一腔苦心终究要错付,所以一番谆谆告诫之后是一声长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作者嘱咐了我们什么?
此开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这是某电子版也是最常见的版本的《红楼梦》的开篇。一开篇作者就跳出来说话了,他说,他曾经历过一番“梦幻”,然后将真事隐去,借“通灵”之说,写了《石头记》,所以说“甄士隐”云云。
仅此一句,《红楼梦》虚虚实实的特点就出来了,他所经的“梦幻”究竟是何事?必是如梦似幻,既真实却又不太真实的往事。
“然后将真事隐去”,这几个字非常简单,非常重要,作者点得明明白白,但后世读书却依然往字面的坑里掉。
“真事”他想说,但是不能说,只能隐去,而借助“通灵”之说写这部《石头记》。
书中你看见的可能都是假的,那些披着大善人、贤人外皮的人可能就是至丑至恶的化身,那些繁华富丽不过是一场梦幻,那些美好早已凋零,他在书写流光溢彩场景时可能眼含热泪,他在回忆往昔荣华富贵时可能已食不裹腹。
最后引出了“甄士隐”,很明显“甄士隐”就是“真事隐”,所以作者又泄露了一道天机,他说,我可是会玩谐音梗的。而且他会把人物内涵寄寓在人名之上,明白这一点亦十分重要。
书中所记何事何人?
这是书中所提出的问题,看看官方回答是什么。
书中说,我虽然一事无成罪不可免,但我这辈子可是遇到过很多优秀的女子,我要把她们写出来,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使“闺阁昭传”。故曰“贾雨村”云云。
这一段处处都是机关,官方说他写这本书是为了给闺阁立传,然后又说是“假语村言”。
通俗点说就是,我就是想写这些小姐姐——好吧,其实是骗你的。但他究竟想写什么,他不会说的,因为已经“真事隐”了。
我们所看见的《红楼梦》绝大部分都是闺阁儿女,但作者已经说了,这些都是用假语村言敷衍出来的故事,是一层障眼法,所以“闺阁”只是一个象征,是作者掩盖真实用意的挡箭牌。
那么再回到七十六回妙玉的那句话上:“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去搜奇捡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无涉了。”
什么是本来面目?什么是真情真事?什么是闺阁面目?
这是巨大的隐喻,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