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半上午的时候收到妈妈微信:节日那天没事吗?
节日(端午节)那天发生了什么呢?
那天我们一起先回了婆家。前一天娘家特意交代让早点回去,妈妈期间也打了几通电话催。我按捺着并不催他,和他一起买菜做饭到快12点才回了娘家。
那天很热,原计划在娘家午休,4点之后再返回婆家的,结果等我睡醒得知他已带娃先回公婆家去了,直到5点多都对我不闻不问。我打电话过去,还没说他两句他竟把电话给我挂了,他的态度瞬间点燃了我……
我准备先自己回家的,被娘家人拦下了——要么在家吃了再回,要么就理直气壮地过去吃了再回,大过节的不吃饭就独自回去算怎么回事?
正是端午节当天看完的《傅雷家书》,朱妈妈对傅聪关于婚姻的教诲言犹在耳。

家人的劝说下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答应不会独自回去才放我走,妈妈还是不放心,以买彩票为由一直把我送到婆家附近。
这是自年前在三个姑姐的撺掇下我被婆婆赶出家门半年后第一次和一大家婆家人聚餐,我没有上桌,在一旁管娃吃饭。等娃吃好,餐桌上也没什么菜了,即便是他,也不曾想过是不是该给他娃妈留些什么。
妈妈今天问了当天的一些情况,以前我是很反感她总是问这么细的,而我总是瞒不过她。读《傅雷家书》,让我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妈妈安慰我说:还得一个星期,等龙龙开学了,每个星期天都给你做好吃的。
妈妈说:
只要心好看比什么都重要。
人重点要看你有没有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力大,走遍天下都不怕。
自己也有一双手,自己的事自己做,依靠别人都是靠不住的。
心不要太软,学会眷顾自己,自己样样强,还怕谁?

我想起上次妈妈过来帮我带孩子,走的时候给我留的字:

她有时候不惜说爸爸的坏话,让我明白即便是我心目中的完人——爸爸——也不是完美的,让我学会接纳、包容、释怀,以及学会在并不如意的婚姻中自洽。
我是内向的,外人看到的我总是正能量满满,殊不知我也并不是一味向阳,而能躲过阴影的。
比如看到书中安德烈•莫洛阿说的那句话:“夫妇之间往往是智力较差,意志较弱的一个把较高较强的一个往下拉,很少较高较强的一个能把较差较弱的对方往上提。”我会黯然。
我一直讳莫若深的是,我的先生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他的工作也不过是一名水上作业者,大部分时候干的是体力活。如果现在的我能很笃定地说我很幸福,我仍然会觉得学历不重要、工作不重要、那些很多人看重的各种条件都不重要,但我不能说。所以当初的决定就像一个笑话,如同笑我前一段婚姻明明对方是过错方,净身出户的却是我。你不在乎的那一切,比如物质,有一天会来虐你千百遍——被言中了——我的生活水平倒退十年不止。
为了圆他的梦想,我倾尽所有。然而这半年来他的梦想被疫情搁浅,我便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而且是在相比之前多出房租、还贷等大额开支的前提下。这半年,无论从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我都如履薄冰。
很多时候我对婚姻的信念,正是朱妈妈所提醒傅聪避免的“将来讲究如何,不得而知”的心……

甚至在本月,我还正式向他提出了离婚,起因是他欺骗我说去湖南办事,结果去了我不同意他去的西藏游玩。
且不说欺骗之恶劣,于我不亚于背叛。在我们的经济面临如此困境的情况下,他把孩子丢给公婆,以至于婆婆身体受不住病发打针。那一刻,长期以来支撑着我的“他起码是个好儿子、好爸爸”的信念被击垮了,我深感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都失去了意义……
我是很逼自己的,比如一定要把婚姻这门功课修好。后来通过阅读修行,我渐渐放松下来,直到我能非正式地提出分开,以及本月正式地提出离婚,我知道我拿回了自己原有的选择权。
是的,从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做分享的时候,我就已经放下了对一定要修好婚姻这门功课的执念——人往往执着于什么就会被什么所伤。而现在,我又进了一步,甚至可以直面婚姻的再次失败了。这个时候,其实离婚与否,只是个形式,离与不离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的心。
我可以在婚姻里自洽了,也就自由了。
我在想,朱妈妈所言关于婚姻的信念是什么呢?我想并不是我之前所执着的必须修好婚姻这门功课,其实能否修好,是我们自己的事,如克里斯多福•孟所言:婚姻是你一个人的事。我想,婚姻的信念,是风雨同舟、相忍相让中让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也让对方成为更好的对方。
朱妈妈不知道的是,他们所殷切希望的傅聪与弥拉的幸福婚姻,后因东西方人秉性差异宣告破裂。又在极度的苦闷之中,有过一次草率到只有3个月的不幸婚姻,直到遇到现任卓一龙——一位出生在“琴岛”——厦门鼓浪屿的女钢琴家。
其实对妈妈来说,重要的不是与谁在一起他是幸福的,而是他是否幸福。重要的是傅聪啊,如同对妈妈来说重要的是我,失败过、错过,都不过是化了妆的祝福。
我在婚姻的修行中学会了为过去的自己的决定和现在的自己想要的生活负责,我仍然不能笃定地说: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我很幸福。但是我能笃定地说,这段婚姻加速了我的成长,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且将更好。而他,也通过我们共同经历的那些好的坏的,在成长着。
我能笃定地说:相比前一个阶段,我更幸福了。
《傅雷家书》这本书,可能更多读者关注的是爸爸傅雷的部分,傅爸爸的家书当然是精妙的,也让我受益良多,但更滋养我的,却是着墨不多的朱妈妈。作为女性在婚姻中的隐忍与付出,对子女的谆谆教诲、拳拳叮咛,以及那个时代背景下身为女性对个人成长的不自弃,都给了我榜样的力量去面对未知与未来。
而信念,是成长的精神内核。
怀着这样的信念,我在当下幸福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