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了一本《杨绛传》,临近傍晚陪布衣去游泳,跟他聊起,很巧,他昨日刚读完一本《李白传》,他说,读完觉得很沉,跟想象中的飞扬天真的李白不太一样。
如何不一样?
他的人生太惨了,四处碰壁,胸中有雄才大略,可是皇帝把他看作倡优,所以,他一直是个愤青,老了是个老愤青。
布衣有点悻悻地说。
我说,那你再读读《苏轼传》。
读《杨绛传》,是坐在地板上,泡了一壶茶,旁边天堂鸟的大叶子兀自绿着。
因为2016年离世,写她的文字很多,零零碎碎的读了不少,可是从生到死,这样系统的了解,这还是第一次。
她的祖籍无锡,生于北京,是父母的第四个女儿。她的父母生了子女八人,六个女儿,两个儿子。
父亲杨荫杭十七岁考入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前身),后因故辍学,又考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然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因宣传 “排满”革命被朝廷通缉,无奈之下,又远赴美国,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曾任江苏审判厅厅长,浙江高等审判厅厅长等职务,也是上海律师公会的创始人之一。
母亲亦是出身富贾之家,在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上海务本女中读过书,与章太炎夫人汤国梨,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都是校友。
她的父母虽是包办,可是琴瑟相和,杨绛在《回忆我的父亲》一文中说,他们谈的话真多,过去的,当前的,有关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可笑的,可恨的,可气的——两人一生中长河一般的对话,听起来好像读拉布吕耶尔《人性与世态》。他们的话时断时续,我当时听了也不甚经心。我的领会,是由多年漫不经心的一知半解积累而得。
在杨绛的心里,她觉得她的母亲是万能的。
父亲曾经病到中西医都放弃治疗的地步,而且因为留洋,他只信任西医。是母亲挖空心思把中药装进胶囊里哄父亲吃下,无微不至的日夜守护,才得命运宽宏。
她的母亲,也是个聪慧的女子。她说,我的母亲向来不尖锐,对人对事反应总是慢悠悠的,如有谁当面损她,她也不会及时反击,事后也不计较。
父亲严谨睿智,母亲和婉如斯,真是孩子的大幸。
杨绛就读上海启明三年,然后又去振华女校,大学去了东吴,然后又去清华,在那里,她遇到了钱钟书。
其实,杨绛在学校的时候很是多才多艺,会吹箫,会弹月琴,还会唱昆曲,甚至加入学校的排球队,为学校得过关键的一分。还会英语,法语,德语三种外语。
这些,我没有见人在文章里写过她的爱好,也可能,后来她没有露给人看到过。
大学选学科的时候,她严肃认真的考虑自己该学点什么有益于人的,可是父亲告诉她,没有什么该不该,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就是性之所近,最相宜。
她选了文学。
与钱钟书相遇,交往,二十一二岁的时候,也闹别扭,不回信,拒绝求婚,惹得钱钟书写:
良宵苦被睡相谩,猎猎风声测测寒。
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后来钱钟书携父亲钱基博先斩后奏直接去见了杨绛父母,促成订婚。
订婚后他又写:
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
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结婚,携手牛津读书,生女儿钱瑗,母亲去世,1938年,在战火中回到上海。
硝烟弥漫中,与丈夫分居两地,各自谋生,他去西南联大,她在上海刚谋得一个学校的差事,钱父不同意,杨绛的爸爸怒了:钱家倒很奢侈,我花这么多心血培养的女儿就给你们钱家当不要工钱的老妈子!
读到这儿,好感动~
还有一个感动处,是杨绛母亲对她三姑母杨荫榆。
杨荫榆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国立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
她或许是因为长的不太好看,从小未获父母欢心,母女关系不好,竟然被许配给一个低能大少爷, 她奋力反抗,逃离家门,在杨绛父亲资助下东渡日本,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
在女师大期间,因为她要求学生好好读书,反对学生上街游行,引起进步学生的不满,被驱逐,后来因为一再发声反对日寇,被日军残酷杀害。
因为性格强硬,杨荫榆生前不好相处,不肯退让,可是杨绛的母亲会给她做好吃的,给她缝制新衣,说,如果她嫁一个好丈夫,会是贤妻良母。
她看得见她的孤独桀骜,无奈。
也许是有缘,最终在战乱中,她与嫂子一起下葬的。
钱瑗十岁被诊断骨结核,本是不治之症,可是十个月后,奇迹般康复了。
杨绛开始写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红遍上海滩。看到她那么多粉丝,钱钟书吃醋:以后你自己去,不陪你去了!
钱钟书写《围城》,杨绛做他的“灶下婢”,劈材烧火,让煤烟染花脸,切破手指。他抱歉的写:偏生怪我耽书癖,忘却身为女秀才。
然后是浩劫,女婿自戕,两人一起下放改造。
杨绛被不相干的人揭发,各种审查,侮辱,被剃阴阳头,打扫厕所,游街示众。离去一众友人故交,亲人,女婿,八妹,七妹夫。
她在后来的文字里说:“虽然是一番屈辱,却是好一番锤炼”。当时,我火气褪去,就活像一头被车轮碾伤的小动物,血肉模糊的伤口不是一下子就能愈合的。可是,往后我受批评甚至受斗争,总深幸这场控诉大大增强了我的韧性。
从屈辱中得到力量,从黑暗中寻到光明,这才是无懈可击的人。
面对苦难,金刚怒目的多,而杨绛在苦难中寻到慈悲,在琐碎中看到哀恸,总是那样坚韧,平静。
她在《我们仨》里写: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一生坎坷,老病相催~
钱瑗走了,钱钟书走了,她留下收拾残局,然后,她也走了。
这世间繁华一瞬,欢情未举眉先聚,别酒多斟君莫诉。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已是梦。
山川岁月长,享受这繁华一梦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