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价值感。
如果我们本身不想学习,那就不太可能学会,更谈不上精通。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打算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有价值的,而且要找到所学内容和自己的相关性。比如,如果你想学编织,那不妨给你的恋人或者好朋友织一件毛衣。
2.设定有效目标
在精通某项技能的初始阶段,专注是最关键的,我们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然后设定阶段性目标。目标一定要明确,要确立时间节点,因为人们更容易完成一些看起来比较容易衡量的小目标。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清晰目标的人,比设定“好好工作”“多读书”这样含糊目标的人,取得的成果要好得多。所以,设定“学跳华尔兹”这样的目标,不如设定“每周参加一次华尔兹课程”这样明确的小目标。
而且在设定学习目标时,也有一个技巧,就是把目标设定得比你平时所能掌握的程度稍微难一点,这样效果是最好的。既不能太难,也不能没有难度。比如我们在玩游戏的时侯,有一关关的关卡,让你有挑战的欲望,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技巧。作者还澄清了一个误区。很多人总认为,一个人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跟智商和天赋有关,是先天决定的。然而伯泽尔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比智力水平更重要。元认知指的是对思考行为的思考。这对于如何设定学习目标至关重要。伯泽尔认为,人们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尽早启动元认知活动。我们可以把元认知进行具体化,变成几个引导思考的问题,比如时常问问自己,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我对哪些地方还不是很理解?我有没有办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类似的问题就是在启动你对思考的思考。研究结果显示,有能力管理思维过程的学生,成绩远远超过那些高智商的学生,元认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占40%,而智商方面的影响只有25%。
3.提升。
伯泽尔特意强调,“单纯的反复练习是无效练习”。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巧,提高技能水平。
及时建立反馈机制就很重要。研究发现,对于减肥的人来说,那些减肥效果最好的方法,不是节食、也不是去健身房、去减肥中心,而是善于跟踪监控——监控自己吃了多少、体重多重。也就是说,随时反馈,随时调整。
4.实践。
我们在掌握了基础内容之后,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想提升自己在公开场合的讲话技巧,那就要多在各种公开场合讲话锻炼自己。或者,你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以后,就把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讲给一个朋友听,这样做可以帮你从文章中收获更多。
猫叔也提到强实践,讲我所做,做我所讲。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读书笔记,这些有进步,但是进步比较慢。重要的不是当知识的搬运工,而是你做了什么,给自己去实践了多少故事,有多少故事可以拿出来分享。所有的一切,去做,去行动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践行故事,那么就去实践给自己创造故事。
5.融合。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逐步理解各种知识内容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伯泽尔说,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点孤立的细节或者一个步骤,我们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体系结构。比如这个专业知识的背后存在一个怎样的体系?因果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些信息对我有什么用?
6.反思。
伯泽尔说,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和过度自信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回顾知识,重新审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常常问自己:我学了什么,做了什么,学得怎么样,做得怎么样,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好,需要注意些什么,需要如何改进,接下来该怎么去做。
践行清单。
001记录时间。一小时记录一次,看看自己的时间到底花在了哪里,花的值不值,哪些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去做。
002使用标签。听到的好的观点,书里看到的金句,或者脑子里某个时刻冒出的想法,及时记录下来。
003写复盘,写一周认知分享。每日总结反思,每周分三点进行大的概括。
004不断分享,做到输入和输出平衡。
0005物理性接近目标,对身边优秀的资源,主动链接,不懈努力创造见面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