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晨,我进班辅导。今天是学生期末考试的最后一天,只剩下一门数学了,孩子们一个个都在看题或者讨论题。我在教室转悠了几圈之后,又不自觉地走到了班级的图书角,随意扫了一眼书架上的书,目光一下子被一本叫做《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的书吸引。从书架上取出,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温婉的女子,一手拿着针线,一手拿着未完成的刺绣作品,温柔,从容,幸福溢于言表……只是看着,就觉得很美好。我想,在这美好的清晨时光,索性就读这本美好的书吧,让自己的心也徜徉其中,品味其中的幸福。
本来只是打算单纯地读读,享受文字带来的快乐,并没有准备写读后感。但是当我用两小时一气读完,内心感到无比的丰盈美好,也有很多和作者的共鸣,忍不住想要记录下来分享。
02
本书的作者宁远,在三十岁之前,读书,打工,做导游,当演员,考研,上讲台,进电视台,当记者,做编导,做主持人,做制片人……足够聪明和努力,力所能及地做很多事;曾获得过中国主持人最高奖“金话筒”奖,2008年地震期间连续三天三夜坚守直播台,悲悯之情感动亿万群众,被称为“最美女主播”。生活中有很多朋友,会处事,待人热情,宽容,善良,周到,周全。很长时间,宁远的工作和生活就这样按照大家的评价和定义去选择,努力经营着,活得周到,周全。但其实内心里很清楚,这不是生活的真相,因为自己不知道要到哪里去,所有的选择都是基于别人或者自己想象中的别人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把那个自我深深地掩埋。直到开始做裁缝,做个手艺人,才发现:不要去做那些对的事,而是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内心的声音指引着她辞去光鲜亮丽的公职,寻找自己向往的生活,做起了自己的服装品牌“远远的阳光屋”。
如今的她养育着两个孩子,平时读书、写字、听音乐、画画、泡茶、和朋友们一起做手工,爱周围的人,然后休息,享受大自然……把时间浪费在自认为美好的事物上,在所有微小的细节里,体会生活的本质。
03
时间回到2009年宁远怀孕期间,在那段时间里,手工占据了她大部分的生活。那时候的她喜欢上了拼布头,总是找来各种布头,把他们缝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常常缝着缝着,一抬头,天就暗下来了。也就是从那时起,宁远的生活和手工有了亲密的关系。从设计自己梦寐以求的第一双简单舒适的丁字皮鞋开始,到包包,衣服,再到自创的品牌“远远的阳光屋”……
为什么宁远对手工如此痴迷?
宁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多么匆忙的世界。如果不是被这手中的小物件吸引,还真难找到一段你独自面对自己的时间,沉下心来让身体投入到一项简单劳动中,精神就会得到放松。
有人说,忙字拆开来看就是“亡心”,人一忙,心就没了。也有人说忙就是盲,忙起来,眼睛就看不见了。所以,手工多好啊,它让你慢下来,让你有时间“养心”,“养身”,“养生活”,让你有时间去“看见”。做手工的过程中,你必须是心平气和的,你不能急,当然,如果你爱做手工,你就是心平气和的,你也不会着急,所以,如果你真心去做,你就会丢失“快”,看见“慢”。
对此,我深有体会。从2018年的春节起,我开始了一项新的尝试—画简笔画,坚持了大半年,画了近100幅。那段时间,虽然白天工作很忙,但晚上一下班,我就一头扎进画画的世界里,心无旁骛,一笔一划,勾勒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心随之慢了下来,也为自己营造了一方天地。这方天地,是真正属于我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也只有我自己。这方世界,与我而言,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能洗涤我的焦虑,浮躁和烦恼,给我带来平静和美好。这里的我,这时的我,完全不用去关心外面的世界,只需要安静地和内心深处的自己链接,对话,去倾听,去交谈,去感受内心的丰盈和满足,这时的我平和喜悦,有着孩童般的幸福和快乐。
同样,阅读对我而言也是如此。宁远说,“常常缝着缝着,一抬头,天就暗下来了。”我脑海里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这样一幕:大学期间的某个周末,我到图书馆看书。穿梭在一排一排的书架之中,随心所欲翻看着自己喜欢的书籍,最后当我终于起身走出图书馆时,突然发现,天竟然都黑了,月亮和星星也已经出来了,而我浑然不觉。那一刻,我觉得特别美好,内心特别满足。那一幕我永远也忘不了,它将一直是我内心深处最美的一道风景。是的,当你真正地沉浸在某件事情上,你会忘了时间的存在。
我很小的时候也喜欢收集一些好看有趣的图片,或者自己动手做一些卡片送给朋友同学。朋友初中时送给我的一些手工卡片,我至今也还保留着,一直不舍得扔。从前年开始写手帐起,我又重新拾起了这项爱好。每当看到一些漂亮可爱好玩的图片、宣传页、包装纸、票据等,我都会收藏。对一切美好的事物我毫无抵抗力,很多时候,只是看着就觉得很美好,很满足。更别说,当我用剪刀在纸上穿梭,去剪下这些美好的图片,然后贴在手帐本上合适的位置时,那种专注幸福的感觉啦,特别享受这其中的过程。怪不得,趁早的潇洒姐说:“世间唯有沉迷,自我就是宁静,当下就是珍贵,过程就是结果。”
希望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沉迷,可以是读书、画画,可以是做些手工、整理物品,也可以是唱歌、跳舞,弹吉他或其它种种……
“没有沉迷,我们只能通过成功去追求幸福;有了沉迷,我们得以时时刻刻去追求幸福。”潇洒姐如是说。
04
《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已经是宁远出版的第四本书了,因为之前出的两本书都和孩子有关,宁远常被人当做育儿专家,她说这实在是个误会,只是因为自己是个年轻的妈妈,又刚巧是个写作者。
宁远说:“我写,不是因为我知道得更多,恰恰是因为我有太多困惑,希望通过写,来梳理自己,希望尽力去明白。换句话说,我写,是因为不懂。”
彭小六也说过:“写字是因为我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
在我看来,写作,更多的是一种记录,是对自己的梳理,是和自己的对话,说到底,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宁远说:“我只写下我在生长的过程里看见的,思索的,经历的,我并不打算指导任何人的人生。每个人的人生都得每个人自己过。”
一直以来,我喜欢看书,偶尔写点东西。但从今年起,我决心要看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字,我把今年的关键词设定为“写作”。马尔克斯说过:“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要做自己生命的记录者。
我曾说过,写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我们在谈写作时,我们在谈什么?这些高深的,专业的问题,都不是我现在需要深究的。我只知道,我需要去写,去感悟,去记录,去表达。我也知道,当我写生活,写真性情,写自己思想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踏实的,我也得到了写作回馈给我的嘉奖。生命不止,写作不止。不忘初心,我手写我心。
05
本书的第四部分《有你,我是如此幸运》,讲的是宁远和她两个孩子之间的共同成长的故事。
关于教育,宁远有两点我特别赞同,也让我特别受益。在宁远看来,好的教育是共同成长和言传身教。
“对生命有敬畏,怀抱一颗谦卑的心,你就不会狂妄到只想去教育孩子,而不打算被孩子教育。教育一定是双方的。”
你给了孩子生命,孩子让你成为母亲。从生下的那天起,你们就在共同成长,一个母亲的成长和一个孩子的成长,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一篇很走心的文章《我的妈妈才8岁,原谅她不够好》。宁远说,她常常觉得自己交给女儿的东西太少太少,但她从女儿那里学到的东西却太多太多。“更多的时候,我这个妈妈只是在陪伴孩子,并且一边陪伴一边偷着乐:呀,我又从这个小家伙那儿感知到这个,或者那个。是的,我是带着一点点窃喜在注视着孩子,在抓住每一个机会让自己成长。”
我们也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意思就是,父母是对孩子影响最先、最深的人,是孩子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宁远说:“没结婚的时候我就立下一个志向,这辈子决不当唠叨的妈妈,如果我希望孩子怎么样,那我就先怎么样,假使我做不到什么样,我也不敢奢望我的孩子可以怎么样。教育不是唠叨,而是做给TA看。”所以,“爱”是一个动词,需要一辈子学习,修炼。
虽然还没结婚生子,但作为一名老师,接触过很多孩子和家长,深深地体会到: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问题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位问题家长,而优秀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位优秀的家长。
我也常常给家长说,如果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就拿孩子沉迷手机来说吧,家长都知道沉迷手机对孩子不好,控制着不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却一刻也离不开手机。想让孩子回到家后专心学习做作业,自己却在一旁刷手机。如此一来,对孩子的教育也就失去了说服力。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时时提醒自己,不断修炼,不断提升。放低自己的姿态,尊重每一个孩子,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孩子一同成长;不要做唠叨的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切身行动给孩子做出最鲜活的示范,这,永远胜过苦口婆心的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愿我们都心中有爱,眼里有光,能够抓住每一个机会,恣意成长。
06
做衣服,写文字,带孩子,这三件事,构成了宁远这几年生活的主线。
做衣服,专注于简单的劳动中,让心灵获得巨大的放松;写文字,在文字的敲打中,感受思维的碰撞;带孩子,在亲密的陪伴中,获得共同成长的力量。
因为知道自己的人生要到哪里去,所以内心无比笃定和从容;
因为要把人生当做一件有美感的作品来打磨,所以每一步都认真而专注;
因为愿意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所以生活中每一处细微的美好,都用心去感受。
这样的人,内心柔软,却自带一股力量。
生活有很多种,属于你的,只有一种。愿你找到,过得更好;愿你心柔软,却自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