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2期《导师修炼高级班》开课,上午的课程就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分享:
(1)我为什么要学导师?
(2)我要成为什么样的导师?
这两个问题无与伦比的重要,我为什么要学习导师?也就是做导师背后的动机和发心。结合我过去7年的行业经历,总结出来,不外乎以下几种动机:
(1)想要成长、改变自己;
(2)基于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天赋特长;
(3)为了名利,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为了填补内心黑洞,为了吸食精神毒品;
其实,现在回头一看,为什么以前在舞台上,时常会没有信心、力量与勇气,因为这样的动机,几乎全是围绕“我”,这样的动机,心中只装下了自己。
以前开演讲课程,我经常问听众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会紧张恐惧舞台?听众常常会回答,担心自己讲不好,担心听众的评论和看法,担心自己没有准备好,自己的知识学历不够,自己普通话不标准,自己懂的东西太少等等。
如果按照这套逻辑的话,要想变得有自信,那就要充分的准备,提升自己的知识量,练好普通话,学更多东西。不可否认,这些外在的东西,确实能够给自己一些信心和勇气,但是这样的信心和勇气,是通过外求的方式给予的,是由外而内注入的。就像一家企业,为了激励团队,为了给团队信心和力量,常常用名利来驱动,比如达成了多少业绩,公司奖励旅游,升职加薪,颁发奖杯等等,这样靠名利的驱动力,是短暂且微弱的。
只有心上生发的力量,这才是由内而外的力量,身为一个导师,心上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其实很简单,就是来自于无我利他,就是来自于心中装下了学员和听众,而不再是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而演讲,如果演讲的动机是为了自己,这条路会走不长久的,而且会越走越累,因为志于功名富贵,就一定会累其心。
无我利他就是最大的勇气,《道德经》里面讲了:“慈故能勇”,原来圣人早就给了我们答案,今天这句话用在演讲,用在导师上面一样奏效,勇气和力量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慈悲,来自于无我利他,来自于心中装下更多人,为更多人的谋幸福。
相反,今天我们在台上讲课,为什么没有力量和勇气,就是因为我们不慈,心中没有爱,也就是为了私欲,为了满足自己,那肯定是没有力量。
凡事不看行为,看行为背后的动机,个人认为,这是导师修炼的必修课,而且是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明白我为什么要学做导师,很多人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没有搞明白,相当于不打地基,直接开始修楼房,修得越快,倒塌越快。相当于一颗树,根没有扎牢,直接在枝叶上面下功夫,即使口才很好,普通话很标准,台风一流,说话有魅力感染力,知识阅历丰富,但这些都是枝叶上面的功夫,花之千叶者无实,这些枝叶反而还会障碍自己,成为了自己炫耀跟傲慢的资本。
真是一通百通,读书学习也好,工作创业也好,恋爱结婚也好,做导师也好,都要问自己一个为什么,这个为什么,就是拷问自己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千万不能稀泥糊涂的就去做。
稻盛先生的工作观,把磨练心性,提升心性,摆在第一位,这一点同样适合于导师修炼,不是学员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学员,通过学员来磨练心性。比如:我能否做到,对于报名会员,以及没有报名的会员,平等心对待?再比如:我能够对那些否定,怀疑,诋毁的学员,生起感恩之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