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良骥先生的《闲情笔潭》,发现我和他的心,真的是相通的!也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第一呢,我们彼此在没有任何沟通或者商量的情况下,都为自己的文章冠名《笔潭》。尽管有不少人,也把自己的文章称作《笔潭》。比如,吴官正先生的《闲来笔潭》……
虽然,许良骥先生标明,他的笔潭是闲情,可是,我写的《环清笔潭》又何尝不是闲情所至呢?
第二呢,我们在对一些事物的认知上,也是绝逼的一致一一统统追求事物的真善美。但凡真的、善的、美的人和物,都是歌颂有加。反之,则鞭挞之。所谓,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是也。当然,在面对具体的一事一物乃至一人上,则是,所见略同,表述不一。你比如,在得与舍的问题上,沙雅达人从来就主张有得必有舍。这个观念,虽然是禅学上的一种说辞。但却是为人应该直面的一个选择。否则,就是自套枷锁。许良骥先生的随笔《让失去变为可爱》就是这个意思。他的这篇文章,写一个老人乘火车时,把玩新鞋,一不小心,从窗口掉落了一只。结果呢?老人把另一只鞋也丢了下去。老人没有自怨自艾,相反显得十分豁达。老人解释说:一只鞋对我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丢下另一只,也许会成全那个捡到第一只鞋的人有机会配成一双,使得鞋子还有利用价值。许良骥先生以此引伸开去,把生活中发生的得和失的辩证关系,诠释得风生水起,从而达到了启人心智的效果。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面对失去的一些东西,往往不能正确对待,耿耿于怀,自怨自艾,甚至郁闷成疾。
许良骥先生作为我的文友,彼此很有些相见恨晚。读了他的《闲情笔潭》使我更加相信他的文如其人。因为在我和他相识的二十多年时间里,他的为人处事,就是追求一种完美,虽然不一定尽善尽美,但一定是锲而不舍的那种......
(2017.1.2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