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就像火焰一样,”伦茨评论道,“根据你的使用,它可以为你的房子供暖,也可以将其烧成灰烬。”
可以算是最近这段时期最贴合的书了,又是偶然的凑单选择。对这本书的不同运用大概会导向不同的结果,“进攻”还是“防守”。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挺有特色的。里面有大量的事例,所以非常容易理解。比起大篇幅理论的文字,更喜欢这样的。
在日常的交流中自己总是莫名反感别人用名词术语,要完成交流,让对方能够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应该尽量地简易,人与人之间本来通过语言交流就已经是有隔阂的了,除了语言话术本身的复杂性,主观上的问题也导致了必然的没有办法完全理解。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不过学术讨论另当别论,就日常而言还是尽量简单一些好。
语言能不能准确传达出自己的意思,现在依旧觉得不可以,不是因为用词,不是因为字词的多重意思,不是因为语言的问题。而是一个想法,加工以后到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语言再到别人脑子里加工一下,整个就不对头了。就像我说我喜欢吃苹果,你说啊我也喜欢吃苹果。而我浮现的苹果是会带有磨砂感土黄色疤痕(不知道那叫什么...)的红苹果,而对方浮现的苹果是一个酸甜的青苹果,甚至可能我们不爱吃对方的那种苹果,但是出现了我们爱吃同一样的错误。这个想法是去年在火车上看了维特根斯坦的一段话冒出来的,后来发现一位喜欢的歌手居然也思考了这段。(大概应该可能是这段)
【笔记】
陈述同样真实 结论
“竞争性真相”
证实性偏差倡导者 误传者 误导者
如果一个人故意创造出歪曲现实的印象,那么不管他的意图是否正义,不管他的语言是否真实,他都是误导者。
片面真相 主观真相 人造真相 未知真相
复杂性策略#忽略 混淆 关联
历史策略#忘记过去 有选择地回忆过去背景会极大地影响我们对现实的印象。
背景策略#设置框架 忽略相关背景
数字策略#选择有利单位 使数字看上去变大或变小隐藏或夸大趋势 挑选统计量平均数:均值 中位数 众数
“常言道: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统计学。”
辛普森悖论故事的三个必要组成部分:变化过程 因果关系 触发事件“叙事谬误”
道德策略#妖魔化 影响全体道德 让道德变得不重要
“无知之幕”思想实验
“营销安慰剂效应”“博傻理论”
吸引力策略#劝说人们喜欢对他们有益的事物 让人们反对一些群体财务价值
定义策略#根据定义解释情况 根据情况歪曲定义社会建构
名字策略#用煽动性的名字游说 用负面外号抹黑通过改变名字来改变感知
预测策略#选择性预测 通过预测阻止某事 通过预测使某事发生吉姆•琼斯
信仰策略#鼓励遵从 隔离和控制 重复 圣书的选择性解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