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一出生就在就在奥运终点,让人望尘莫及。今天就聊聊岑参,他出生在一个一门三相的家庭,妥妥官宦世家。但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过程也是风云莫测的。岑参出身显贵,但是因为家中长辈得罪皇帝,家道中落。
好在他非常争气,人很聪明,五岁能读书,九岁能赋诗。但他可能非常赞同读万里书行万里路,自己给自己安排了一年的游学,顺便还记录下了一路所见所闻。可能年少经历过家族动荡的大事,他的作品都带着一些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的成熟感。
都说勤奋和天赋组合在一起会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岑参年纪轻轻就进士出身。家族没落一直是他心中的一根刺,为了恢复家族往日荣光,他对漂亮的妻子说,你先留在长安,等我建功立业回来!背上行囊洒脱地走了。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军队文员后,一路随军出征,路上见过无数奇景,心中对家人思念日益加深。有一次在出征路上看到一个骑着马的人走来,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忙问,“嘿!兄弟你要去哪里啊?”对面的人赶紧说:“我要回长安啊!”岑参一下子就泪眼婆娑,吓了对面人一跳,赶紧问“大兄弟咋啦?想家啦?要不和我一块回去?”
都说自律能给你自由,岑参显然深谙此道。连忙说,“建功立业的大事都没有完成,怎么能走呢?我是想拜托你帮我给家人带封家书”。对面的人赶紧说好!突然岑参说,“现在太着急了,没有带纸笔,麻烦你和我老婆说声我现在好的很,谢谢兄弟了!”
岑参的第一次出征没有取得很大成果,然后就回了长安。但是他建功立业的心还在,于是不久后又开始了新的征程。不过,这一次相比第二次更加从容了,因为路上有很多结实的好友,偶尔找朋友唠嗑唠嗑真的很畅快。
一路上他继续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可能在基层工作,让他见识了不一样的大自然和军中生活,他写的作品越来越好了。虽然仕途上没有什么大进展,但是在诗坛的成就真的是如日中天。今天他的作品我们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被他的才华折服。
后来回长安做官,是被一贬再贬,最后只能回老家。可能是大漠生活陶冶了他的心胸,他后面是抱着一种豁达开朗的心态回老家的。但是,不幸的是天妒英才,回老家途中发生叛乱,来到成都避难时候,与世长辞。
虽然他早早走了,但是他为整个唐朝、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如夏花灿烂,逝如冬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