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刚开始,就给我们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小官巨贪赵德汉、刚正不阿候亮平、一心为民陈岩石、事业狂魔李达康,一心上位祁厅长,随着剧情的开展,兢兢业业易学习,胸怀宇宙孙连城一一出现,可唯独高育良,高书记,只知道他养花养草,对任何人都热情、礼貌,面对任何事情都喜怒不见于色,一问三不知。高育良仿佛戴了部面具,任何人都不知道他的底细。
作为一名学者型官员,高育良对各种理论制度烂熟于心。他就像一个太极高手,不管对方抛过来什么,他都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使你退让三分。
在讨论丁义珍问题的紧急会议上,刚露面的高育良就表现出一个太极推手的特质:面对李达康书记的反对,尽管是在自己主管的政法口,也决不与任何人正面对峙,一句“向沙书记汇报”,把球踢给了正在下乡调研,对事情毫无了解的沙瑞金。
在讨论人事任用的省委常委会上,高书记的这种太极拳打法更是如火纯青:面对达康书记对自己举荐的祁同伟指名道姓的攻击,他釜底抽薪,直接扩大打击面,从祁同伟的副省级任用安排上迅速转移视线,迫使沙瑞金只能冻结全部干部的选拔任用。作为一个三把手、面对一把手领导的有组织进攻,能够保住军力、稳住防线,这种手腕也不可谓不高明。
在没有沙瑞金出场之前,能出于私人关系时不时慰问老领导陈岩石,顺便从“第二检察院院长”这里透点消息;大风厂出事当天,能第一个嗅出陈老与沙瑞金的关系;中央八项规定之后,山水庄园再也不去;赵瑞龙尚未浮出水面,就能考虑和赵立春做切割....
高育良每天所思考的就是如何最大化自己的价值、资源。在大学当老师时,他不甘当一名普通的教授,于是攀上梁璐的父亲,前政法委书记,顺利从一名书生转变成政府官员,老书记退休后,就迅速转移靠山,在吕州美食城上对赵瑞龙让步,攀上原省委书记赵立春。在借助别人资源的同时,他也发挥自己的能力,提拔以前的学生祁同伟等人,将政法系统打造成汉大帮。
这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官僚,这种官僚的传统,就是构筑自己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这种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在有科举之前,中国官员的任命标准是举孝廉,九品中正,靠的是门第血脉;在隋唐之后,虽然科举占主导位置,但新进进士要去主考官家拜访,称之为座主,人情社会的中国讲的是门生故旧,同乡情谊。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明确提出:儒家的终极理想、叫做“内圣外王,天人合一”,这个目标具体到个人,就是孔子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简而言之,一个人如果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但是因为他对规则的了解极尽深刻,以至于天下之法、为己所用,所以总能为自己的行为正名。——高育良就是这种理论修养极高的知识型官员。
高育良喜欢读的《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关于明朝的书,而明朝正是假道学盛行的年代,那些理学家以夫子自命,满嘴礼义仁智信,却利用社会规则为己谋利,处于一种人格和精神双重分裂的状态。
这种假道学伪君子,前有岳不群,今有高育良。
人生如棋局,喜欢下棋的高育良布好了阵局,将自己伪装成局外人,最终满盘皆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