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聱州浦阳县佐溪山的朗禅师在游山时曾给玄觉禅师写来一封信。 信中说,他自居住在佐溪山中,心意泰然。但见青松翠柏,明月自 生,名花香果,蜂飞蝶舞,猿啸长吟,美不胜收。每夜锄头当枕,细草 为毡;反观世上峥嵘,竞争人我,只觉得安坐山中,心情舒畅极了。
玄觉接信后,给朗禅师回了一封信,谈了他自己对隐居山中的看 法。玄觉写道:
山中郁郁长林,巍巍山峰,鸟兽喧闹,春夏秋冬,花草随之兴衰; 晨昏午夜,云气随之变化,美景自是妙不可言。但如果先见山而后识 道,则只能是见山而忘其道;相反,如果先识道而后居山,则会是只 见道而忘其山。忘山则道性怡神;忘道则山形眩目。
朗禅师收到信后不得不佩服玄觉。他明白了能做到见道忘山,就 是处在红尘人间,心中也是寂静安然的;如果是见山忘道,就是在山 中,心也是喧闹不止的。
人迷称作失,人悟称作得。得失在于人。真正了悟了人生道理,即便在 喧嚣红尘中,心也能逍遥于山谷,放旷于城镇,精神则是超脱的。 生活中,当我们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先学会改变自己;不能 改变别人时,就先改变自己对别人的态度。重要的是要学会先识道 而后居山,不让内心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左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