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8,别梁日孚序 (戊寅)

18,别梁日孚序 (戊寅)

作者: 王嵘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3-10-27 06:29 被阅读0次

《王阳明全集》第七卷-----《文录四》第18篇《别梁日孚序 》(戊寅)

原文:

圣人之道  若大路,虽有  跛bǒ蹩 bié,行而不已,未有不至。

而 世之 君子 顾 以为 圣人之 异于 人,

若 彼其 甚远也,其 为功 亦必 若彼 其 甚难也,

而 浅易 若此,岂其  可  及乎!

则 从而 求之 艰深恍惚,溺于 支离,

骛于 虚高,率shuài  以为 圣人之道  必 不可至,

而 甘于 其 质之 所便,日以 沦于 污下。

有 从而 求之 者,竞相 嗤chī讪shàn,曰yuē 狂诞 不自量 者也。

呜呼!其 弊也 亦岂 一朝一夕 之故 哉!

孟子云:“徐行  后 长者 谓之 弟,疾行  先 长者 谓之 不弟。”

夫 徐行 者,岂  人所 不能 哉?所 不为 也。

世之人 不知 咎其 不为,而 归咎其 不能,其亦 不思 而已 矣。

进士 梁日孚 携家 谒选 于京,过赣,停舟 见予。

始 与之语,移时 而别。明日 又来,与之语,日昃zè 而别。

又 明日 又来,日入 而未  忍去。又 明日,则 假馆而请 受业焉。

同舟 之人 强之 北者 开譬 百端,日孚 皆  笑而 不应。莫不  嚣且异。

其最 亲爱者 曰:“子有 万里 之行,戒 僮仆,聚 资斧,具 舟楫jí,

又 挈qiè其 家室,经营 阅岁 而始 就道。行未 数百里 而 中止,

此  不有 大苦,必有 大乐 者乎?子亦 可以 语我 乎?”

日孚笑曰:“吾今 则有 大苦,亦  诚有 大乐者,然 未易 以语 子也。

子见 病狂丧心者 乎?方其 昏逸 瞆乱,赴汤tāng火,蹈dǎo荆棘,

莫不 恬tián然自信,以为 是也。比遇 良医,沃之以 清泠líng之浆,

而 投之以 神明 之剂,始 苏然 以醒。

告之 以其 向之 所为,又始 骇然 以苦;

示之 以其 所 从归之途,又始 欣然以喜,且恨 遇 斯人 之晚也。

彼 病狂 不复者 反  从而 哂shěn唁yàn之,以为 是变 其常。

今吾 与子 之事,亦 何以 异于 此矣!”居 无何,予以 军旅之役  出,

而远 日孚者 且 两月,谓 日孚 既去 矣。及旋,而日孚居然以待!

既以 委其 资斧于 逆旅,归其 家室 于故乡,泊然 而乐,若将 终身 焉。

扣 其学,日有所明 而 月有 所异 矣。然后 益叹 圣人 之学,

非夫 自暴自弃,未有 不可 由之 而至。

而 日孚 出于 流俗,殆 孟子 所谓“豪杰之士”者 矣。

复留余三月,其母使人来谓曰:“姑北行,以毕吾愿,然后从尔 所好。”

知 日孚者 亦交 以是 劝。

日孚 请曰:“焯zhuō焉 能 一日 而去 夫子!将 复赴汤火,蹈荆棘矣!”

予曰:“其然哉?

子以  圣人之道  为有 方体乎?为可  拘之 以时,限之 以地 乎?

世 未有 既醒 之人 而复 赴汤火,蹈 荆棘者。

子  务醒 其心,毋徒 汤火荆棘 之为惧!”

日孚 良久 曰:“焯zhuō  近之矣。圣人 之道,求之 于心,

故 不滞于 事;出之 以理,故 不泥于 物;

根之 以 性,故 不拘以 时;

动之 以神,故 不限以 地。

苟 知此 矣,焉往而 非学也!奚必 恒于 夫子 之门 乎?

焯zhuō请 暂辞 而北,疑而 复  求正。”

予 莞尔 而笑曰:“近之矣!近之矣!”

译文笔记:

圣人之道,就像一条宽阔的大道,即便我们走的跌跌撞撞,

只要坚持不停的走,没有达不到目的地的。

但是世上的君子,反而觉得圣人跟常人是不同,

他们超出常人太多了,他们为学功夫也一定是更难,

而现在所讲的为学功夫这么浅薄容易,怎么可能达到圣人的境界!

于是就去求那些艰难晦涩的东西,深陷溺于支离破裂,

致力于虚无高远的学问,轻率的认为圣人之道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甘于顺着自己的资质偏好走下去,日渐沉沦下去。

看到有探索圣人之道的人,还竞相去讥笑,说人家是狂妄不自量力。

孟子讲“跟着长者身后慢慢走叫做恭敬,超过长者快步走的叫做不恭敬”。跟着长者慢慢走,难道是我们做不到吗?是因为我们不愿意这么做。世人不知反省不去做,反是归咎于不会做,这就是不加思考罢了

(阳明先生的意思是,我们的心跟圣人本就一样,我们的工夫也跟圣人一样,我们唯一跟圣人的不同,就是内心的遮蔽情况。但是只要我们坚持真切笃实的用功,一点点的扩充开去,一定会到达彼岸。)

进士梁日孚带着家人一起赶赴吏部应选,路过江西,停船来见我。

刚开始跟我谈话,聊一会就走了。第二天又来,聊到日落才走。

第三天再来,聊到天黑都不肯离开。

再过一天,竟然租了住所,来请求拜我为师。

同船的人强行百般劝说让他北上,日孚都笑而不应。

同行的人都叫嚷着觉得他的行为很怪异。

他最亲密的朋友说:“到京城还有很远的路,你带了仆童、干粮、盘缠,准备了舟船,又带着家眷,准备一年才开始上路。走了不到几百里就半途而废,这不是你心里有大苦,就是有大乐,你能不能跟我说说?”

日孚笑着说:“我现在既有大苦,也真的是有大乐,但是很难跟你说清楚。你见过病得发狂到丧失心智的人吗?当他昏迷狂乱的时候,即便赴汤蹈火踏荆棘,也无不高兴异常欢悦,确信不疑自以为是对的。等到遇到良医,给他敷了清冷的浆水,吃了清醒精神的药剂,才苏醒过来。再告诉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他肯定既惊骇,又心苦;等告诉他将来应该怎么办,他又开始心里欢喜,遗憾没早一点遇到良医。而别的跟他一样丧心病狂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反而过来安慰他,觉得这人怎么突然不正常了。现在你我的这种情形,不就是这种情况吗。”

过了没多久,我因军旅上的事外出了,离开了两个多月,我以为梁日孚肯定已经走了。等我回来以后,梁日孚竟然还等在这里!而且已经把家人都打发回了故乡,看上去恬淡快乐,就好像终身如此了。

检查他的为学进境,发现每天心性都在日渐光明,每个月都有进步。

然后我也感叹,圣人之学,只要不是自己自暴自弃,没有做不到的。

而梁日孚这样不同于流俗的人,应该就是孟子所讲的“豪杰之士”。

又在我这里逗留了三个多月,他的母亲派人来对他说:“你先北行去京城吧,先满足你母亲的愿望,然后你再做你自己喜欢的事儿。”

与他甜心的朋友 也给给用他母亲的话来劝说。

日孚对我说:“我怎么能离开先生哪怕是一在呢!如果离去,那是又!”去赴汤蹈火踏荆棘了。“

我说:“哪里是这样的?你难道认为圣人之道是有具象的样子吗?

难道圣人之道是必须要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才能学的吗?

是可以用时间‘空间来限制的吗?

世上没有已经觉醒的人,还去赴汤蹈火,再踏荆棘的。

你一定要使自已的心清醒,不要只认为热水烈火荆棘是可怕的东西!”

遇到与陷入是两个性质的问题,“遇到”是无常,是常,是已力所不能为,是客观,

陷入是自陷,是沉沦,是心乱有私。是个人行为。

梁日孚想了很久说:“我理解圣人之道越来越近了。

圣人之道,求之于自己的心,所以不会拘滞于事;

遵从天理,而不会去拘泥于具体的事物;

从心性发端,所以不会拘滞于某个时间;

动之以神,而不会限于某个地方。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到哪里,做什么不是为学!

何必一定要待在先生您的门下!

我请求暂时辞别先生,如果我有所疑惑的时候再来请教。”

我微笑到:“快明白啦!快悟道了!”

相关文章

  • 杜娟20日读《别梁日孚序》有感

    杜娟20日读《别梁日孚序》有感:这篇文章阳明先生写给他的弟子梁日孚的,梁日孚一生勤奋好学,是阳明心学的学习者,传播...

  • 杜娟22日读《别梁日孚序》有感:

    杜娟22日读《别梁日孚序》有感:“圣人之学,非夫自暴自弃,未有不可由之而志”。从这句话能看出先生对学士梁日孚的敬佩...

  • 杜娟21日读《别梁日孚序》有感

    杜娟21日读《别梁日孚序》有感:梁日孚本来是进京赴史部应选,路过江西时去拜见阳明先生,结果是对先生崇拜有加,却执意...

  • 杜娟23日读《别梁日孚序》有感

    杜娟23日读《别梁日孚序》有感:圣人之道,求之于心,故不滞于事;出之以理,故不泥于物;根之以性,故不拘以时;动之以...

  • 戊寅日

    黄昏,天空点亮的金碧辉煌 涂染在云彩里 一缕江水 一道风光 一曲悠扬切情的心动 一人徜徉 人生本是在许多场景里 留...

  • 《金吾生<庄子解>日课241.2022-8-18》

    《金吾生<庄子解>日课241.2022-8-18》 今天是壬寅戊寅癸卯,七月廿一,2022-8-18星期四。 【大...

  • 人生不能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古龙,1938年6月7日(戊寅年)-1985年9月21日(乙丑年)。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

  • 每日一卦“中孚”

    中孚卦是讲诚信的问题。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一、为啥叫“中孚” “序卦传"说:“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 简记200218

    【朋朋日历】 2020年 2月18日 星期二 第8周 鼠年 正月廿五 庚子年 戊寅月 辛卯日 七九第五天 ****...

  • 2020年的天赦日

    2020年的天赦日: 1、2020年02月05日,正月十二戊寅日 2、2020年04月05日,三月十三戊寅日 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别梁日孚序 (戊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dc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