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受邀到菁蓉小学去做关于学生评价方面的交流汇报。效果很好,带去两位组长觉得听了交流后说,更明晰回去如果改进现有的评价,菁蓉小学的几位校长们也赞誉有加,其中肯定有出于礼貌的原因。但从与他们交流的话语中,可以听到一些肯定。我想,这些肯定都可以促使我们更有信心往下做。
对于一些邀请,我校一般都不会拒绝。因为我们深知,每一次交流促进成长的有我们自己。今天的交流中,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点位是,我终于将我校的评价与更多的工作串联了起来,与我校的办学理念串联了起来。我们终于可以较好地自圆其说了。
在今天的交流中,菁蓉小学也分享了两个学科的评价,他们提出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1.双减背景下,结合新课标关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评价实际操作有些困惑,能否量化操作?
2.何时进行过程性评价?
3.第一学段中过程性评价占80%,结果性评价占20%,这样的占比是否合理?其他学段呢?
4.将评价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后,如何有效地以评促学,做到真实起步?
5.在学生多、课时少的情况下,如何高效、合理的实施评价?
关于占比问题,这是我校曾经走过的路径。那时,我们规定,期末检测一二年级不超过30%,四至六年级不超过40%。这是大家共同商议的结果。后来,请专家诊断时,专家问,你凭什么这样做?依据是什么?我们将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的思考告诉了专家,专家说,还是没有理论依据。在后来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领悟到的是,我们一直没有脱离“以分育人”,始终想给孩子一种量性评价。
钟启泉教授指出:评价的出发点在于谋求儿童学力的“可视化”。他指出了“评分制”的弊端,认为“真实性评价”理所当然地成为未来教育评价改革的主攻方向。以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破除“唯分数论”,切实立德树人》,呼吁“一定要基于教育的初心使命,建立起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价值新共识。”
在看到这些文章的观点时,我们在想,是否可以不用分数呢?周小山教授说,等级评定也是一种变相的打分。我们完全认同,我们可以大胆地想,等级也抛弃吧。孩子做到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为什么要界定分数呢?这样一想,轻松了不少。
我们应该将目光聚焦在人上,而不是在评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公布后,每个学科均有学业质量评价,里面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了具体的界定,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当我们能对每一个内涵找到行动指标,学生行为达到某一指标,我们就给学生记上,无关乎分数 ,只关乎是否有证据证明达成。学期结束,学生看看自己的素养清单,家长看看孩子的素养清单,谁还会在意分数呢?小学不属于选拔教育,如果这样思考,老师是否会卸下重负,少一些重复练习,多一些素养眼光,多一些综合活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