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有故事,只是对我国第二个雨果奖获奖作品的读后感。这本书叫《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用未来主义的科幻手法对未来北京居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状态进行虚构描绘。
未来的北京因人口超负荷,所以建筑了三个可折叠的空间。三个空间共享48小时,一个空间开启,另一个空间休眠关闭。第一空间人口500万,是社会统治阶层,享受着完整的24小时,月薪40万;第二空间居住着2500万人口,是社会的脑力技术人员,享受16个小时,月薪10万;第三空间居住着底层工作者,有2000万的垃圾工,3000万贩卖衣物燃料保险,月薪只有1万,只拥有5个小时的活动时间。
作者将原本看不见的阶层差别具象化与扩大化,用思想实验式的方法向读者提出一个假设:人与人之间的财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少数人依旧是人,多数人变成蝼蚁。人人平等,在未来的社会,可能只是穷人最后的遮羞布。早晚有一天,这块遮羞布也会被统治者剥夺,就像《新约·马太福音》的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书中也提到了人工智能会造成大量失业的问题,在未来如果连“捡垃圾”的资格都被统治者开发出的机器人所剥夺的话,那么穷人们该以何谋生?当丢掉最后一点价值的话,是否会被社会抛弃,变成“非人”呢?由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中的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当这个社会的“神人”出现之后,智人根本看不懂“神人”的生活,就像蝼蚁根本看不懂人类的生活一样。
遥想大学时的一个夜晚,和东哥讨论过技术进步对社会影响的问题,东哥认为技术进步势必会影响就业,如果技术发展得太快的话,为了政治的稳定,有必要对技术进行遏制;
而那个时候,我在好长一段时间里,都在阅读古希腊的政治思想史,很羡慕当时雅典公民不事生产,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参与政治生活、进行哲学思辨的状态,因为生产工作都已交由奴隶们代工;而如果想要在不启用奴隶制的情况下,恢复这样的社会生活,人工智能是最好的选择,因此我认为应该全力坚持技术进步,不必要考虑政治和社会的情况,因为只要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业已经不是社会的问题了,只是在阅读古代历史时难以理解的社会存在。
接下来假设如果穷人真的连最后一点价值都失去的话,能否通过历史提供的解决办法,比如斯巴达克起义、陈胜吴广揭竿为旗而进行反抗呢?对于这个问题,富人一点都不担心,因为自由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而且如果差距太大的话,就像人类从不畏惧猪狗暴动一样了。
这里不得不提中国第一位雨果奖获得者大刘的《赡养人类》,这本书和《北京折叠》一样,通过思想假设,对资本主义的罪恶进行深刻描绘。《赡养人类》提到,上帝文明创造了四个地球,每个地球的创造顺序有先后之分并且互不知道对方的存在,技术发展程度也不相同,第一地球技术成熟最高,第四地球最低,而我们是第四个地球的人类。
四个地球都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当作社会的基本规则;书中借“哥哥文明”也就是第一地球之手讲述了大刘想象中的人类未来社会的经济形态。阶层固化的情况在其中被描写为一个完全不可逆的线条。最终人类社会到达99.9%的财富在一个人手中,剩下的所有人都是穷人,连呼吸所需的费用都付不起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是可植入大脑的超级计算机造成的,富人可以买最好的计算机,所获得的知识和处理速度就是穷人的好几兆倍,所以富人越来越富,获得的资源也越来越多;用一句俗话可以概括:因为富,所以富。
而保证这样的社会不被反抗所依靠的是“国家机器”,大刘在书中将“国家机器”具象化为真实的秩序机器人,保障着每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机器本身无意伤害他们,除非那人侵犯他人财产。书中有一位母亲赶着去参加亲戚的婚礼,但是因为中途呼吸了富人的空气却无法支付,最后被“国家机器”制止呼吸行为而窒息死去,“机器”无意伤害这位妈妈,它只是在保护富人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这两本书都将资本主义的虚假平等描绘得淋漓尽致,阅读完毕能够给予读者深刻的思考。但是写到最后,我不得不比较《北京折叠》与大刘系列的科幻书,因为我是冲着中国第二个雨果奖获奖者去看的。说实话,相对于大刘的硬科学,《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显得比较柔软,书中并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物理学知识,更多都是对于人文社会的描写,这也可能是它受一直提倡人文主义的雨果奖的欢迎的原因吧。
而网络上也有人质疑《北京折叠》的逻辑。首先,将偌大的北京城折叠起来需要多少能量?其次,这样的能量目前地球上是找不到的,如果存在这样的能量,可能是人类从宇宙中带回;最后,如果人类已经可以在太空中进行能运输的技术,那么那时候的人类早已入住太空,就不会出现人口超负荷的问题,那么这本书的写作逻辑从最开始就是不符合逻辑的,也就无法成书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