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人与自然协调为指导思想,重点研究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变化,以及景观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的一门宏观生态学科。
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研究对象,以人类与自然协调的思想为指导,研究景观的形成、景观的结构与功能、景观的变化,揭示景观的发生、发展规律,特别是注重研究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优化利用与保护的原理和途径。
(1)景观结构:研究景观的组成与空间格局特征。如各生态系统或景观要素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空间构型等特征,能量、物质和物种在景观中的分布状况
(2)景观功能:研究景观要素(生态系统)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与机制。即能量、物质和生物有机体在景观中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过程及其与景观结构、干扰等之间的关系。
(3)景观动态(变化):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变化及其机理。具体地讲,景观的组成成分、形状和空间排列方式,能量、物质、生物有机体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分布状况的变化,由此导致能量、物质、生物有机体在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过程的变化。
(4)景观规划与管理(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评价、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实施、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什么是景观?
由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
❤景观具有哪些基本的特征?
是一个生态学系统 :由不同的生态系统镶嵌组成的,不同生态系统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物种交换途径而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而形成一个整体。
是具有一定自然和文化特征的地域空间实体:景观具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这个地域空间范围由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决定。
是异质生态系统的镶嵌体:是由异质性生态系统镶嵌而成的。异质性是景观的基本属性。
是人类活动和生存基本空间:人类不可能在单一的生态系统内部完成全部活动,而是在景观尺度上完成的。人类活动是构成景观的基本要素。
具有经济、文化、生态等多种价值:不仅具有生物生产力和资源开发利用价值,而且具有美学价值和为教育、科研、性情熏陶等提供场所的价值。
❤什么是景观要素?它与景观有何区别与联系?
景观是由若干不同生态系统组成的聚合体,其组成单元称之为景观要素。
景观要素:组成景观的生态系统
自然环境或立地条件划分的单元为景观成分,人类活动的影响划分的单位为景观要素。
景观和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景观强调异质性,景观要素强调同一单元均质性。
耗散结构理论的意义
耗散结构理论认为: 生态系统属于耗散结构系统, 在于: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
所有生态系统都远离热力学平衡态;
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着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等级理论最根本的作用
根据等级理论对于复杂系统的研究,可通过简化,以便能够对它的结构、功能和行为进行研究和预测。许多复杂系统,包括景观系统在内,大多可看作为等级结构,将其分解成不同层次,分别对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再综合起来反映整个复杂系统的特征。这一理论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什么是尺度?Q定义用哪个
是指在研究某一物体或现象时所采用的空间单位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发生频率。/地图学中的图幅和图形分辨率或比例尺。
生态学研究将尺度可分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景观生态学尺度:对研究对象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测度,分别称之为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涉及范围和分辨率。
空间尺度:所研究生态系统的面积大小或最小信息单元的空间分辨率水平
时间尺度:其动态变化的时间间隔。
组织尺度:由生态学组织层次(如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组成的等级系统中的位置
❤什么是景观幅度?
幅度:指研究对象在空间或时间上的持续范围或长度。
空间幅度:所研究区域的总面积。
时间幅度:研究项目持续的时间。
❤什么是景观粒度?
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
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某一干扰事件发生的频率或时间间隔。
❤在景观生态学中尺度有几种表达方式?
尺度往往以粒度和幅度来表达
❤景观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在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必须充分考虑空间和时间尺度。为什么?/研究景观时为什么要考虑尺度?
a. 某一个景观在某一种尺度下可能是十分均质的,但在另一种尺度下可能是异质性的。例如,研究某省份的景观,在全国尺度下,省内的各个地区都是同质的。但在省级尺度下,省内的各地区之间是异质的。这就是尺度等级问题。
b. 某一景观在某一空间或时间尺度下可能是稳定的,而在另一尺度下则是不稳定的。例如,对某一景观,可在不同尺度下进行,一种是研究其季节性变化即季节之间的差异,这时我们认为该景观在同一季节中是稳定不变的。另一种是研究景观的日变化,这时景观在一天内不同时间都在变化。
c. 在某一尺度下,某一过程和某些参数可能是十分重要,而在另一尺度下则是不重要的。
因此,景观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及其动态变化都受到尺度的制约。离开尺度去讨论景观的异质性、结构、功能、格局是没有意义的。
尺度推绎Q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尺度上推:将小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大尺度上的过程
尺度下推:将大尺度上的信息转换到小尺度上的过程
岛屿
是一种假设,被称作重要的自然实验室。
如沙漠中的绿洲、陆地中的水体、开阔地包围的林地和自然保护区等
❤什么是空间异质性
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上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
❤什么是景观异质性?Q定义用哪个
景观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和时间过程中的变异与复杂程度。
异质性与景观抵抗力、恢复力、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景观异质性高有利于物种共存,而不利于稀有内部种生存。
定义:景观异质性是景观尺度上景观要素组成和空间结构上的变异性和复杂性。
景观异质性:由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的空间相互关系共同决定的景观要素属性的变异程度。
景观异质性的定义
景观异质性是指在景观中对一个物种或更高级生物组织的存在起决定作用的资源在空间上或在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或强度。(是绝对的)
❤景观异质性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其起源是什么?
形成机理:热力学原理(能量转换)
起源: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和景观内部原有的植被演替。
❤❤景观异质性有哪些主要研究内容?从哪些方面去研究景观的空间异质性?可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城市景观的空间异质性?景观异质性与尺度的关系如何?
❤景观异质性研究内容/类型
1.2.3.4.(解释、理解具体内容)
1.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是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可理解为空间斑块性和梯度的总和。
斑块性主要强调斑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关系,比异质性的概念更为具体。
梯度是指沿某一方向景观特征有规律地逐渐变化的空间特性,如海拔梯度、海陆梯度和边缘—核心区梯度等。
(❤从哪些方面去研究景观的空间异质性?)
①空间组成:景观内生态系统的类型、种类、数量和面积比例。在一定的观察尺度下,如果景观是由一种要素组成,可以认为其空间异质性不存在。如果景观由两种要素类型以上组成,则出现空间异质性。
如果组成景观的各要素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相同,其空间异质性较弱,相反,面积比例差异增大则异质性增强。
②空间结构:景观内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斑块大小、形状、对比度、连接度等。如斑块的形状对空间异质性有很大影响,长条形、不规则的斑块多,空间异质性增强。同样斑块间对比度增大,空间异质性也增强。
③空间相关: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关联程度、整体或参数的关联程度,空间梯度和趋势度以及空间尺度。
(2) 空间异质性可分为:
① 水平异质性(即斑块性):某些生态学过程在水平空间上表现出各要素之间的不均匀性,如景观上的水体、工厂、建筑、种植的农作物和森林等不均匀性。
② 垂直异质性(即梯度性):某些生态学过程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均匀性。
2.时间异质性
一是景观内的组成、构型、相关性随着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
二是在景观中某种生态学变量在时间上表现为不同时间阶段,具有不同的量和性质。
景观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时间异质性的关系: 常常是相互关联的,异质性的产生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通过一定的过程实现的,如空间异质性随时间的变化等。
3.功能异质性
由于斑块之间、生物个体、种群、物种和群落、土壤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导致斑块与斑块之间的物种扩散、能量流动及物质交换等多种生态过程存在差异。因此,景观内不同的斑块或廊道呈现出不同的功能,斑块之间相互作用不同。
4.基质异质性
在定义景观的基底时,假定某一尺度下,该景观基底是有由一种景观要素组成的,是均质的。实际上景观要素不可能是绝对均匀的,只是在这一尺度下难以辨别的而忽略不计。
当尺度发生变化时,景观基底的异质性就会发生变化,特别 当小于我们所观察尺度时,该基底呈现出更多的斑块,这时景观基底的异质性表现出来。
❤景观异质性的特点
1.绝对性
异质性是景观系统属性在空间上或时间上的复杂性和变异性,在生物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而均质性是相对的
2.景观异质性依赖于尺度的变化(❤景观异质性与尺度的关系如何?)
一般来说,同一景观,观察尺度越小,其空间异质性越强,而观察尺度越大,其空间异质性越弱
❤可从哪些方面去研究城市景观的空间异质性?
❤❤景观异质性具有哪些生态学意义?
1.景观异质性对干扰有影响(景观对干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景观为维持原状而阻碍干扰传播;在另一种条件下,异质性可以与干扰效应耦合,从而促进干扰的继续传播。)
2.景观异质性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
3.景观异质性与稳定性(异质性越高,稳定性越好)
❤可从哪些途径提高景观的异质性
(1)资源环境的空间分异(2)生态演替(3)干扰
❤景观异质性的意义
决定景观的整体生产力、承载力、抗干扰能力、恢复力和景观生物多样性。①
景观格局的定义
景观空间格局系指景观要素斑块和其他结构成分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模式,属于景观异质性的外在表现形式。②
分析:①② Q
❤景观异质性的重要性(简答)
人类和动物均需要2种以上景观要素才能生存与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景观异质性存在的重要性。
景观中存在异质性,从而形成了景观内部不同景观要素之间的物流、能流和物种流,导致了景观的变化、发展和动态平衡。
异质性与景观的抵抗干扰能力、景观恢复能力、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有密切联系,景观异质性程度高有利于物种共生,但不利于稀有的内部种的生存。
景观异质性对干扰的影响
干扰是指任何在时间上不连续的,扰乱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的结构,改变资源、底物和物理环境的事件。
景观异质性对干扰的影响,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
一种:景观异质性阻碍干扰的传播。如针叶林中,异质性的防火林带阻碍林火的蔓延。在农田景观中,异质性的农作物地有助于防碍病虫害的传播、土壤侵蚀等。
二种:景观异质性有助于干扰的传播。
引起不一致的结论主要起因于干扰的多样性和景观要素类型的多样性。
景观对干扰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在一定条件下,景观为维持原状而阻碍干扰传播;在另一种条件下,异质性可以与干扰效应耦合,从而促进干扰的继续传播。
因素判断:
① 干扰的类型及区域大小:不同的干扰类型其传播方式、能力不同,如干扰区域>景观,还是干扰区域<景观。
② 景观中斑块的空间格局:当2个景观中各种斑块类型相同,但其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不同,对干扰的传播影响也不同。
③ 各类景观要素的性质及其对干扰的传播能力: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对同一种干扰的传播影响不同,如人在城市街道和服装市场中间的运动速度。
④ 相邻斑块的差异程度(对比度大小):差异程度大,起阻碍作用,差异程度小,起促进作用。
景观异质性与稳定性
景观异质性提高,景观稳定性增强。从理论上来看,景观异质性与景观稳定性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景观内存在异质性有利于吸收环境的干扰,提供一种抗干扰的可塑性,而均质性一般可促进干扰的蔓延,不利于景观的稳定。
实际的观察和模拟研究均显示:景观异质性有利于景观的稳定,尽管表面上看来异质性便得景观显得好象杂乱无章,但这种状态和交替恰好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变化,而使之趋向一种动态稳定的状态。
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
(1) 景观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之间既存在紧密的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均是自然干扰、人类活动和植被内在演替的结果,对物质、能量、物种和信息的流动有重要影响。但景观异质性强调的是景观的变异程度。景观多样性描述的是景观结构、功能、格局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表征的是不同景观间的差异,多于不同景观间的比较。
(2)景观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多样性和斑块多样性。异质性创造了边界和边缘,可以增加边缘种,但却相对减少了内部种,而且还直接影响动物的迁移、植物种子的传播等过程,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一般来说,景观异质性愈高,越有利于保持景观中的生物多样性。因此维持景观异质性,能够提高景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利于景观的持续发展。
Q生态学中熵的过程?
在景观层次上,异质性来源于自然干扰、 人类活动和植被内源演替
景观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 空间组成(生态系统类型、种类、数量和面积比例)、 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斑块大小、形状、景观对比度、连接度等)和空间相关(各生态系统的空间关联程度、空间梯度)等。
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绝对性和空间同质性的相对性,即某一尺度的异质空间内部,比其小一尺度的空间单元(如斑块)可视为相对同质
空间异质性的生态意义
a 允许物种共存
b 影响群落生产力和生物量
c 导致群落内物种组成结构的小尺度差异
d 控制群落物种动态和生物多样性
e 影响生态稳定性
❤什么是生态流?Q到底是东西还是过程
生态流是指物质、能量、生物有机体、信息、价值等在景观要素间的交换与流动过程。()是各种景观生态学过程的具体体现)
在景观各空间组分之间流动的物质、能量、物种和其他信息称为景观生态流
景观生态功能是指景观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所引起的景观要素之间的空间作用及其表现出的效果,具体表现为景观中的各种生态客体流动过程,也就是说,景观功能是通过一系列景观生态过程来实现的,其中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动物、植物、生物量、水和养分的流动过程是景观生态功能的主要部分。
可见,景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质上是由能量和物质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引起的,景观要完成一定的功能也是通过生态流完成的。
❤各种生态流流动过程表现为什么方式?
聚集和扩散
生态流受景观格局影响,表现为聚集和扩散,以水平流为主,属于跨生态系统间的流动。生态流需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对景观的覆盖和控制。斑块间的物质流是在不同能级上的有序运动,斑块的能级特征由其空间位置、物质组成、生物因素及其他环境参数所决定。
景观空间要素间物种的扩散与聚积,矿质养分的再分配速率与干扰强度成正比。如小流域的水土流失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呈正相关;无干扰时,景观水平结构趋于均质化,而垂直结构的分异更加明显。
景观中的能量、养分和物种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其流动取决于5种媒介物: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和人。
❤景观中能量流、物质流和物种流的发生主要依靠哪些媒介物?
(1)风(空气流)
(2)水(水流)
(3)飞翔的动物(鸟类、蜂类、蝴蝶、蝙蝠等)
(4)地面动物(各种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
(5)人
流的运动方式有哪几种?
1、扩散作用
2、物流或重力
3、携带运动
植被
尤其是森林植被可以影响空气成分和污染物质
❤对于可能造成大气污染的工业企业,在城市规划设计时,在地形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城市绿化规划中,应如何选择绿化树种? /选择树种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
光合作用:森林可固定CO2,维持大气中CO2的平衡,从而对削弱温室效应,防止全球气候变暖起一定作用。
对有毒气体的吸收:森林枝叶可截持大气中的尘埃,从而起到减尘滞尘的作用。森林对SO2的危害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对噪音的减弱
对干扰环境的适应能力
树种的形态
防止土壤侵蚀
森林植被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很强,这主要是森林减少地表径流的作用有关。将森林采伐破坏后就可能造成土壤侵蚀,原因是:林冠被清除掉,降水可直接冲击地面,容易产生侵蚀;去掉了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是矿质土壤层裸露;根系死亡后,可加速侵蚀过程,因为根系可起固定土壤的作用。
·景观的演化动力机制体现在自然干扰和人为活动两个方面。
❤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空间异质性与景观过程互为因果关系。例如:物种在景观要素之间的传播过程,明显地受到景观异质性的控制,同时也会影响景观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与景观的生态效益(生态流)有何关系?
景观空间异质性的提高,一般会增加景观中生态流的发生。人类改造景观以提高景观功能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适当地提高景观的空间异质性,以获得更多的生态流(效益)
空间格局的定义
是指景观组成要素的类型、大小、形状、数目及其在空间上分布与配置状况。
景观结构模型
(1)斑块—廊道—基底模型:将各类景观要素归结为斑块、廊道和本底3类成分,用来描述和分析景观的结构和景观要素的功能性特征。(三个成分的定义)
(2)网络—结点模型:景观是由线(廊道)和结点构成,如城市景观中的道路系统可以用网络—结点模型加以描述和研究,城市公交网络由公交站点和公交线路这两个基本要素组成,公交站点把公交线路连接起来,而公交线路由若干沿线公交站点组成。也是描述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的重要模型。
(3)生态安全格局模型
❤什么是斑块Q哪一个定义
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非线性的,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或生态系统。
外观上不同于周围环境的非线性地表区域、具有相对同质性,是构成景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斑块可以是植物群落、湖泊、农田、居民区等。
斑块和廊道在外貌形状上、功能上有很大的区别,但也有一致的地方,廊道实际上也是线性状或带状的斑块。
基底:通常是在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接程度最高,并且在功能上对景观的动态起着控制作用的背景结构。
常见的基底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城市用地基底等。在许多景观中,景观总体动态常常受到基底所支配和控制。
❤斑块的起源有哪些
环境资源条件在空间上的差异(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斑块有哪些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
1、干扰斑块(disturbance patch):在景观中由于局部性干扰而形成的小面积斑块。如自然干扰(如雪崩、火烧、泥石流等)或人为干扰(森林采伐、矿产开采等)所形成的小面积斑块。
干扰斑块的主要特征
① 干扰发生后,干扰斑块内的生物种群种类、数量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由各种生物对干扰的抵抗能力和干扰后的恢复能力决定的。例如,某一景观中经过人工清除或采伐后,有的物种消失,有新物种入侵,有的物种仅个体数量发生了变化。
②干扰斑块与基底间是一种与干扰状况相对应的动态关系。一般来说,干扰斑块是消失最快的斑块类型,即干扰斑块的周转率最高。
2、残留斑块(remnant patch) :景观中由于大面积干扰所造成的、在局部范围内幸存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或者某一自然生态系统的片断。 如森林或草原大火、大范围的森林砍伐、农业活动和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小片森林斑块、草原斑块。【转换率最高】
残留斑块的主要特征
① 残留斑块与干扰斑块都来源于干扰,且其周转率也较高。
②残留斑块与干扰斑块在景观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同。例如:在森林中发生火灾,当火灾较小时,出现的火烧迹地,这时我们将周围未烧的森林称为基底,将火烧迹地称为干扰斑块;如果火灾蔓延扩大,火烧面积很大,但有少数团块状的林分未烧到,这时候我们将火烧迹地称为基底,残留的林分为残留斑块
干扰斑块和残留斑块在外部形式上似乎有一种反正对应关系。
3、环境资源斑块(environmental resource patch) :由于环境资源条件(土壤类型、水分、养分及地形有关的各种因素)在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造成的斑块。如森林中的沼泽地、沙漠中的绿洲等。【转换率最低,稳定性最强】
环境资源斑块的主要特征
① 环境资源斑块与基底之间的边界比较固定,一般地说,环境资源斑块是周转率最低的斑块类型。
②在环境资源斑块中,虽然也存在种群的变动、迁入、灭绝等过程,但都处于极低的水平。
4、引入斑块(introduced patch):由于人们有意或无意的将动植物引入某些地区而形成的局部性斑块。如果引入的是植物群落,如人工林、树木园、种植园、作物地、高尔夫球场等称为种植斑块。此外,人类聚居地(城市、村落等)也是最明显、最普遍的引入斑块。
引入斑块的主要特征
斑块中种群动态变化、斑块的周转率在很大程度上起决于人类的管理程度和恒久性。
以上的分析表明,根据斑块的起源、成因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4种类型。也正由于它们的起源的不同,它们的稳定性也不同。
以上四种斑块,他们的成因不同,有的是基于干扰(主要指自然干扰,作用于斑块本身和作用于基质两种),有的基于环境资源,有的基于人为作用。
稳定性最强的是环境资源斑块,其余三种稳定性较差。
稳定性还取决于单一干扰还是慢性干扰,后者能增强稳定性。
景观边缘(记)
景观边缘就是生态过渡带(ecotone)或生态交错带,即指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例如,两种植被类型(森林和草原)之间,两种森林类型之间,森林和采伐迹地之间。
边缘的过渡性表现为由一种环境条件组合过渡为另一种环境条件组合,由一类动植物组合过渡为另一类动植物组合,它不仅包括两个生态系统内部的成分,并且包括独特的成分。
携带运动
指动物和人在景观中的活动引起能量、物质和生物体在空间上的重新分配。例如:
人们把许多珍贵的树种集中在城市中一定的区域内。食果实的动物,其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的种子,也容易形成物种高度的聚集。
边缘效应
边缘是指景观要素间的过渡带。边缘效应是斑块形状最重要的生态学特征之一
景观单元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中心部分显著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生态交错区对能量、营养物质、物种分布的影响称为边缘效应。)
斑块与基质之间、斑块与斑块之间存在着过渡带,即所谓的生态交错区(也称为边缘)。
生态交错区是相邻两种景观要素直接相互作用的场所,这部分的物质、能量密度及物种组成特征也与两侧的景观要素的内部有较大的差异。生态交错区对能量、营养物质、物种分布的影响称为边缘效应。
分为固有边缘和诱导边缘。
环境资源上的差异造成的边缘为固有边缘,过渡缓慢、连续性强、变化小。如环境资源斑块与基质之间的过渡缓慢,存在一个逐渐变化的梯度,边缘较宽。
天然或人为干扰造成的边缘称为诱导边缘,过渡显著,多为短期现象。如干扰斑块或残余斑块与基质之间的过渡是比较突然,边缘比较窄。
斑块内部面积与边缘面积之比可称为内/缘比,即
D=A内/A外
对于形状一样,大小不同的斑块来说,它们的内/缘比是不同的。如果各斑块的边缘宽度相对一致,斑块的内/缘比与斑块面积成正比,即斑块面积越大,斑块的内/缘比越大。
❤斑块大小对能量、营养物质分配的影响
当边缘效应为聚集效应(正效应)时,有:
①大斑块,内缘比大,能量、物质在边缘的比例也就小。相反,小斑块,内缘比小,能量、物种在边缘的比例就大。
② 在斑块的边缘部位,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的产量、数量明显高于或多于斑块内部。例如森林中边缘的林木生长旺盛,下层的灌木、草本也多,甚至各层中花果产量也明显比内部高。
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使得小斑块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含量明显高于大斑块。
相反,如果边缘效应为负效应时,则小斑块的能量与营养物质的含量要小一些。因此,斑块的大小对能量、营养在斑块中的分配有明显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就单个斑块而言,大斑块的能量、物质总量大于小斑块,对于主要生活在单个斑块的物种而言,大斑块能提供更充分的能量和物质。
物种数量(S)与生境面积(A)之间的关系是地理学和生态学中的研究热点之一。物种数量(S)与生境面积(A)之间的关系为:
S=CA²
式中,S-物种数量,A-生境(斑块)面积,在同一纬度地区,C为常数, C的变化反映地理位置变化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z为常数,通常取0.263(0.18~0.35)。
斑块大小的测度指标
斑块大小用斑块面积表示。传统的测度方法有方格法和求积仪法,现代测度方法主要采用GIS软件。
斑块面积的测度指标有:斑块平均面积、最大斑块面积、最小斑块面积、斑块面积标准差和变动(异)系数、斑块内部生境面积、斑块粒级结构等。
斑块粒级结构:对长沙市天心区绿地景观格局进行研究时,划分绿地斑块面积等级所用的标准,即≤500m2时为小型绿地斑块,500~3000m2为中型绿地斑块,3000~10000m2时为大中型绿地斑块,≥10000m2为大型绿地斑块。
❤斑块形状系数
斑块的形状对生物与非生物流动有较大影响,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规则形状的斑快边界的有效性较大,这对生物的扩散和迁移有重要的作用。
斑块形状系数为斑块周长L与具有该斑块同等面积A的圆周长之比;或为斑块周长L与具有该斑块同等面积A的正方形面积开方根之比的四分之一。通常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
( 1)以圆作为参考几何形状时
D为斑块的形状指数,L为斑块的周边长度(边缘长度),A为斑块的面积。D值说明某一斑块周边长度与面积同该斑块相等的圆的圆周长之比。当D=1时,说明该斑块为圆形,具有最小的周长与面积比值,D值增大,斑块逐渐呈长条状或不规则状。
( 2)以正方形作为参考几何形状时:
斑块的形状对生物的扩散和寻找食物也有重大的影响,当斑块面积相等,周边长的斑块则有利于生物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和寻找食物,相反,则不利于生物的扩散和寻找食物。斑块形状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一般而言,不规则、条带状或环状斑块总边界较长,内部生境面积小,有利于边缘种的生存。而且,不规则、条带状或环状斑块兼有廊道的生态功能。
斑块面积越大,物种丰富度越高
自然保护区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从斑块的角度)
① 一个大的自然保护区要比小的自然保护区保存物种多;
② 一个单一的大自然保护区要比总面积与其相当的几个小自然保护区为好;
③ 若设计多个小自然保护区,应使它们尽量靠得近一些,以减少隔离程度;
④ 使几个保护区呈簇状配置,要比线状配置为好;
⑤ 将几个保护区用廊道连接起来,可便于很多物种扩散;
⑥ 应尽可能使保护区成圆形。
❤廊道的定义
是指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
常见的廊道有:农田间的防风林带、河流、道(铁)路、峡谷、输电线路等。
❤廊道的起源
起源于斑块一样,环境异质性、自然干扰、人类活动
❤廊道的主要类型
1)线状廊道
是指全部由边缘物种占优势的狭长条带(宽常为12m以下)。(道路、堤坝、灌渠、输电线、树篱、排水沟、城市景观中的绿道/农业景观中的沟渠/温带地区的树篱、农田防护林体系)
2)带状廊道
是指含丰富内部物种的内部环境的较宽条带。(我国北方地区沿铁路或高速公路栽植的白杨林带,以及东南沿海地区较宽的防护林带)。
线状廊道与带状廊道的基本生态差异主要在于宽度,带状廊道较宽,每边都有边缘效应,足可包含一个内部环境
研究表明,树篱廊道和物种多样性之间在树篱宽度为12m时存在一个明显阈值,界于3-12m之间,廊道宽度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接近于零,当宽度大于12m的树篱,植物物种多样性平均为狭窄树篱的两倍以上。边缘物种与廊道宽度无关。可以认为,树篱宽度小于12m的为线状廊道,大于12m的为带状廊道。当然,这两种区分应与研究对象和尺度相联系。
3)河流廊道
是指沿河流分布而不同于周围基质的植被带。它包括河道边缘、河漫滩、堤坝和部分高地,其宽度随河流大小而变化。
河流廊道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水流和矿质养分的流动,可减少洪水泛滥、淤积和土壤肥力损失,同时也是人类的重要运输线,并富有可收获的资源,如渔产品等。对一些物种的迁移也起着通行或阻断作用。
据此可以认为,河流廊道的适宜宽度应以有效完成上述的功能为原则。由于河流沿岸水分条件较好,又多以富含营养物质的冲积物为主,因此河漫滩的植物生产力较高,且能在遭受洪水破坏后较快恢复。
河岸带特别适于人类生存,人类居住地首先挑选河岸带,而四大文明古国也都发源于相应的水系。
❤廊道的结构特征
1、长度与宽度 2、曲度或通直度 3、连接度 4、廊道的周长面积比 5、廊道密度指数 6、非均匀度
1、长度与宽度可以表述廊道的线性特征:长度可以确定廊道同基质接触的程度,宽度可以确定廊道对基质的干扰和对动植物阻隔的程度。
2、曲度或通直度:廊道曲度(curvature)即廊道的弯曲程度,对景观中的物流能流起着重要作用。如弯曲河道与自然或人工取直后的河道对河岸线侵蚀、航运等方面的影响有明显的不同。一般来说,廊道越直,距离越短,生物在景观中两点间的移动速度就越快。但并不是越直越好,如在旅行中的道路,以及河流要有自然的弯曲度等
曲度=两点之间的沿线/两点间的直线距离
3、连接度:是指廊道在空间上连续程度的量度,可简单地用单位长度上间断点或断开区(gaps)的数量来表示。廊道有无断开区是确定通道功能和障碍功能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连接度是廊道结构的主要量度指标。如农田防护林为拖拉机的进出留出的裂口是必要的,还有如高速公路等,但也会防碍该廊道的整体功能。一般认为连接度越高,廊道的功能水平越高。
廊道的间断点对沿廊道或横穿廊道的物种流起着重要作用。
4、廊道的周长面积比:廊道的周长面积比是判断廊道结构的主要指标。可用廊道的长度与该廊道的面积之比来描述。
5、廊道密度指数:是指景观中单位面积内廊道的长度。主要用表示廊道的疏密程度。用公式表示为:D=廊道的长度/景观的面积。
6、非均匀度(NE):非均匀度是用来表述廊道空间分布的均匀程度。可通过格网的方法来计算,即将景观分成个格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格网的大小)
❤如何描述长沙市内芙蓉路、韶山路的结构特征?
以韶山路为例,道路即是廊道.
(1) 曲度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两点间实际距离与直线距离之比,有的较直,有的则蜿蜒伸展,
(2) 连通性是廊道在空间上连续程度的量度,
(3) 间断和结点沿廊道的分布不是随机的,
(4) 廊道宽度直接影响廊道的功能,
(5) 廊道结构从横断面上来看一般由一个中央区和两侧的边缘区构成。
❤廊道的主要功能
1、生境(栖息地)的作用:为某种生物种群提供适宜的生境,成为该物种的栖息地。如河流生态系统、植被枝带等。
2、传输通道作用:如河流,它是许多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迁移通道;又比如高速公路,它是人类及其物资的运输通道。
3、过滤和阻抑作用:如河流阻碍了一些陆生动物和人类的迁移,公路妨碍了许多垂直于公路延伸方向的运动。
4、作为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源与汇:如农田中的防护林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若干野生动植物,为景观的其他组分起到源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也可能阻拦和吸收来自周围农田水土流失的养分和其他物质,从而起到汇的作用。
此外,还有观赏的作用。
基底的判定标准
相对面积:如果某种景观要素占景观面积的50%以上,那么它就很可能是基质。(有局限)
连通性:某一要素连接得较为完好,并环绕所有其他景观要素时,可以认为是基底,如具有一定规模农田的林网、树篱等。这类基质通过连接不同的景观要素,把整个景观联系在一起。【最好的方法】
动态控制:如果景观中的某一要素对景观动态控制(dynamic control)程度较其他要素类型大,也可以认为是基质。(重要)
生物多样性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地域的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物种种类、种内遗传变异信息和生存环境的总称。
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的测度
景观多样性主要研究组成景观的斑块在数量、大小、形状,景观要素的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斑块间的连接性、连通性等结构和功能上的多样性。
1.斑块多样性的测度指标有:
(1)景观中斑块的数量
首先要考虑景观中的斑块总数和单位面积上的斑块数目(斑块密度),是景观完整性和破碎化的重要表现。
(2)景观中斑块的面积
斑块面积影响物种的数量、生产力水平及能量和养分的分布。一般而言,斑块中能量与矿质养分的总量与其面积成正比,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水平也随斑块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大致的规律:面积增加10倍,物种增加两倍,即随生境面积增加所含的物种数量以Z的幂函数增加(S=CAZ)。
(3)景观中斑块的形状
斑块形状对生物的扩散和动物的觅食及物质和能量的迁移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通过林地迁移的昆虫或脊椎动物,或飞越林地的鸟类,容易发现垂直于他们迁移方向的狭长形采伐迹地,而往往遗漏掉圆形迹地或平行于迁移方向的狭长形迹地。
2、景观要素类型多样性及其测度指标
景观要素类型多样性是指景观中景观要素类型的丰富度和复杂性,常用景观要素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来测定。它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往往呈现正态分布规律,如图所示。
景观要素类型多样性的测度指标也可用于描述景观异质性。
❤(1)丰富度指数
① 绝对丰富度:是指一个景观中生态系统类型数(或景观要素类型数),以绝对值表示。
② 相对丰富度:是指一个景观内出现的生态系统类型数(景观要素类型数)占该景观所在的区域内全部可能出现的生态系统类型数(景观要素类型数)的百分比,即:
R%=(某一景观中景观要素类别数/该区域全部可能出现的景观要素类别数最大值)×100
③ 相对密度:景观中单位面积上生态系统类型数,即 Rd=N/A=生态系统类型数/景观面积
❤例如:某一景观为100hm2,由4种不同的生态系统所组成,其所在的地区最多可能出现生态系统8类,那么该景观的绝对丰富度为4,相对丰富度为50%,相对密度为0.04类/hm2。(改数字 计算题)
(2)多样性指数
多样性指数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① Simpson(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② Shannon-Wiener(申农)多样性指数
Pi为i类景观要素类型在景观中出现的概率(通常以该景观要素类型占景观总面积百分比来表示)。n是景观中景观要素类型总数。
多样性指数的大小起决于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景观要素类型的多少,二是景观要素类型在面积上的分布均匀程度。对于给定n类景观要素,当各类景观要素的面积比例相等(Pi=1/n),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值,即H’max=1-(1/n),HTmax=ln(n)。
什么是景观空间格局(景观结构)?
景观空间格局是指大小或形状不同的斑块,在景观空间上排列方式,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具体表现,它包括空间异质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规律性等内容。
景观空间关联类型
正相关联:景观中有两种景观要素A和B,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有A则有B,有B则有A。或者,两者都不出现。
负相关联:景观中有两种景观要素A和B,两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有A则没有B,反之,有B则没有A。
随机关联:景观中有两种景观要素A和B,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性。
空间关联定义:景观中各个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关联性如在干旱地区,河流末端出现的冲积扇,河流与冲积扇表现为正相关联。
城市里,工厂和公园常为负相关联。
❤导致景观变化的驱动因子有哪些/影响景观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阐述)
1、自然驱动因子:是指在景观发育过程中,对景观形成和变化起作用的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生物、各种自然干扰。
2、人为驱动因子:是指在景观演变过程中起影响作用的人为因素。如:人口因素、技术因素、政治经济体制、政策文化因素等。
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分别通过什么途径影响或控制景观的形成和发育?
地貌:
(1)地貌影响着一种立地所接收的太阳辐射、水分、营养、污染物和其它物质的数量,从而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例如:同一座山不同的坡向,在北半球,北坡日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强度也小,所获得的热量也比南坡要少,造成南北坡的温、湿度差异。
(2)地貌条件影响到物质的流动和生物的移动。例如:我国的中部地区的秦岭山脉,东西走向几百公里,海拔高在2000m左右,对南部地区有良好的屏障作用。使南北温度有明显的差异,而秦岭山脉成为我国亚热带、暖温带的天然界限。
(3)地貌条件可以影响到各种干扰(火灾、风等)的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格局。
气候
(1)气候影响到有机体的生命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有机体所需要的维持生命的能量和水分主要来自气候。
(2)气候影响土壤过程:土壤除供给植物水分外,还是养分贮存和供给者,而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循环过程均受到气候的控制。
(3)气候同样也影响到岩石的风化过程,进而影响到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例如:西北地区,降水量少,植被分布少,为沙漠地貌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土壤:
(1)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能为植物、微生物、动物生长提供营养水分和栖息场所,不同的土壤生长不同的植物形成不同的景观。
(2)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动物能对外来的各种物质进行分解、转化和改造,因此,土壤是一个自然的净化系统。
植被:
(1)景观随着组成景观的植被类型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且随着植被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如季相变化、年际变化和植被演替等,景观也表现出相应的变化。
(2)植被是一种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不仅是其它动物和微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而且为野生生物提供栖息地。
(3)植被与气候、地形和土壤互相起作用。一方面,有怎么样的气候、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就有怎么样的植被类型;另一方面,植被对气候和土壤甚至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也都有影响。
❤干扰的定义
干扰是指阻断原有生物系统生态过程的非连续性事件,改变或破坏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组成和结构,改变生物系统的资源有效性和物理环境(气、水)的状况。
❤干扰的类型
(1)按干扰产生的来源
自然干扰:火灾、风暴、火山爆发、洪水、泥石流、地震、病虫害等。
人为干扰:烧荒种地、森林砍伐、放牧、农田施肥、修建大坝、修建道路等。
(2)根据干扰的传播特征
局部干扰:仅在同一生态系统内部扩散的干扰。
跨边界干扰:可以跨越生态系统边界扩散到其他生态系统的干扰。
(3)依据干扰的功能
内部干扰:是在相对静止的长时间内发生的小规模干扰,对生态系统演替起到重要作用,也可视为自然过程的一部分(慢性干扰或重复干扰)。
外部干扰:如火灾、风暴、砍伐
(4)依据干扰的形成机制
物理干扰:如土地的翻耕、践踏、砍伐、森林退化等引起的局部气候变化,土地覆盖减少引起的土壤侵蚀、土地沙漠化。
化学干扰:如土地污染、水体污染以及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等。
生物干扰:主要为病虫害爆发、外来物种的入侵等引起 生态系统平衡失调和破坏。如2003年春的非典型性肺炎、2004年春的禽流感。
什么是干扰状况?可用哪些参数描述干扰状况?
干扰状况:某地区或某特定立地上某种干扰因素各种参数的综合
描述参数:干扰规模、干扰频率、干扰的空间分布、干扰强度、干扰类型、干扰的协同作用
❤干扰的性质
(1)干扰具有多重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表现为多方面的。
(2)干扰具有较大的相对性:同样的事件,在某种条件下可能对生态系统形成干扰,在另外一种环境条件下可能是生态系统的正常波动。
(3)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规模较小、强度较低的干扰发生频率较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规模较大、强度较高的干扰发生的周期较长,对生态系统影响较大。
(4)干扰可以看作是对生态演替过程的再调节:在干扰的作用下,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发生加速或倒退。最常见的例子如森林火灾。
(5)干扰经常是不协调的。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论述)/请阐述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为什么说干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
1、干扰对景观异质性、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中等干扰假说(❤中等干扰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干扰对景观异质性的影响)
① 程度:在没有干扰存在的情况下,景观水平趋向于均质性;强烈干扰则可能增加景观的异质性,也可能减少景观异质性,最终导致景观异质性下降;适度的干扰常可带来更多的斑块或廊道,从而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② 丰富度:一个群落经历的干扰是某种中等干扰水平时,可使物种能对生境充分利用并引起生态位分化,物种的丰富度(物种数量)最大。
(2)干扰频率与物种丰富度关系的假说(作为补充)
基本内容:只有干扰发生的间隔时间比发生竞争排挤所需要的时间更短时,才能维持物种的丰富度。换句话说,只有干扰发生在竞争排挤发生之前,才能维持物种的丰富度。
这一假说中的干扰也是中等干扰,只不过特别强调干扰在时间上的分布必须处于竞争排挤发生之前或竞争排挤过程中,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一假说的是第一假说的补充。
2、干扰对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比较复杂,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 当干扰的规模较小时可以导致景观破碎化。
② 当干扰的强度和规模足够大时,可以导致景观均质化而不是破碎化。例如:
山区的森林火灾,强度较小时,将在基质中形成小的斑块,导致景观破碎化。当火灾足够强大时,将导致景观均质化而不是景观的进一步破碎化。
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的影响
人类活动从以下5个途径对景观的结构产生影响:
(1)改变了景观中植物的优势度和多样性,特别是森林优势树种;
(2)扩大或缩小了一些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区;
(3)人类活动对景观结构改造的同时,也为杂草(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机会;
(4)改变了土壤的营养状况(主要通过施肥、改良土壤的结构);
(5)人类定居和土地利用改变了景观镶嵌格局。
景观破碎化的概念
景观破碎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干扰导致景观由简单趋向复杂的过程,即景观由单一、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向于复杂,异质和不连续的斑块嵌镶体的过程
景观破碎化的生态效应
景观破碎化对物种的灭绝具有重要的影响。景观破碎化,缩小了某一类型生境的总面积和每一斑块的面积,会影响到种群的大小和灭绝率;在不连续的片断中,残留面积的再分配影响物种扩散和迁移的速率。随着景观的破碎化,景观斑块越来越小,景观要素边界越来越长,边缘效应增加,内部物种越来越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