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蹦迪,翻来覆去不知道是该死的柠檬茶还是因为下午睡太多。
反正就是困得要命,又睡不着。直到后来听歌,听到了QQ音乐列表里来自旧虾米的歌单,莫名心静下来。仔细想想,好像2点前的失眠是因为焦虑,2点后的失眠是因为思考焦虑。
然后就打开了久违的简书,心想,写个日记吧。
知乎上大家对于“焦虑”的来源的分析是:对生活的失控感。想想好像也对,最近这段时间,找不到工作焦虑,因为觉得自己会饿死街头;找到工作准备推掉其中一个offer前焦虑,因为怕被人骂外带一点愧疚;剩下一个offer时这个公司说要背调,结果还没出来准领导又打电话过来说准备把我调去另一个业务线,严重焦虑,因为怕借口缩编又要从头找工作.....反正时时刻刻在焦虑,得到一样东西怕它失去比没得到时还焦虑......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最怕就是尽全力谋事了老天不赏饭吃。在拼命想“老天赏不赏饭”时,焦虑就产生了。明知想了没用,但还是把控不住自己。
焦虑真是个洪水猛兽。
那为什么听一下歌心情又平静了呢?
仔细想了想,可能是因为音乐赋予了人个性。在喜欢的音乐里,会突然发觉自己对生活有了更多挑战的勇气,尽管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但就是觉得“我好像又可以了”,换言之,就是突然莫名多了许多“掌控感”,有一种:“大不了老子不干了”的阿Q精神,想到了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
所以呵,为什么说人越活越怂呢。因为年轻的时候一无所有,没有什么得到的,所以对于明天,有一种“大不了就是跟今天一样”的感觉,稍微拼一些就能得到一些东西,满满的可能性,并相信自己可以掌控未来;但是人近中年反而顾虑多了,因为慢慢积累了一些东西,除了害怕未来得不到,还害怕一朝走错,得到的也失去了,1-1<0。
啊,真烦,真怂啊。有啥好怕呢,大不了从头再来。
可多少人又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呢?因为没有,所以陷入焦虑的死循环。
再换个思路一想,其实还有个解决焦虑的方法:忽略最坏的结果,考虑最好的结果,思考自己拥有的而不是失去的。例如没有毁我offer前不要下定论,顺利入职的可能性远高于被毙;例如即便被毁,我虽然没有工作,但我还有个温柔的男票有只猫猫有温情的父母有个能赚零花钱的副业;再例如,打打鸡血告诉自己机会蕴藏在不确定性里,说不定我因为生计所迫转型成了个作家、音乐人或者个自主创业的企业家.....
这个方法是有效的,短时间内它能让人迅速乐观起来。
想到最坏的结果时,你会跌入谷底;想到最好的结果时,你会飞入云端。
但理智会告诉你,过分乐观是不行的,要向现实看齐。
所以回到“焦虑”的源头:对生活的失控感。短期而言,应该是对“不确定性的担忧”,那就等一个结果,结果出来,不论好与坏,至少已经是板上钉钉了。然后剩下的,就是着手解决问题了。让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起来,大概慢慢就能减少失控感。
嗯,是这个理没错。
还是听歌好,听一下人都通透了,虽然还是睡不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