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社会心理学》三四章交流随感(长沙 谢红)

《社会心理学》三四章交流随感(长沙 谢红)

作者: 言小小红 | 来源:发表于2017-04-15 20:09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一起交流的时《社会发展学》的三四章,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提到的“归因”。边听,边就在电脑上写下了此时此刻所感。

        老师提出请列举你曾经对学生归因错误的一件事,现在会如何重新进行归因呢?我想到了我们班一个坐校车的小调皮,八点到校,但他周一老迟到了。我以为他是吃早餐太慢了,爱在校外晃荡而导致迟到,所以当着全班同学,以他为反例,严厉的批评了。可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依然是周一迟到,其他时间又准时。于是,在一个周一看到他提着一大袋衣物走进教室,我意识到问题可能没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于是在课后,我找他单独聊天,这才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原来,这个同学父母离异,他跟着爸爸生活,爸爸什么都不管,学习用品,日常衣物都是妈妈周一早上送到校外,交给他。而他,也只有每周一早上可以跟妈妈见见面,说说话,这样一来就无法按时到校了。当时听着他的讲述,我不禁鼻子一酸,好可怜的孩子。想到我不明就里还严重批评了他,我就自责的不得了。看着眼前这个因家庭不健全,六年级还像个二年级小朋友一样的小男生,我真心感到心疼,也为我错误的行为而感到羞愧。于是我拉起他的小手,摸摸他的小脸,看着他的眼睛真诚地跟他说了声对不起。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我对自己的不恰当行为有了归因。首先,我在事情发生时,没有听学生说话,而是主观判断;其次,作为临时接手的班主任,我对班级学生的家庭状况不了解。这次的事件之后,我每次处理孩子之间的问题,我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全面了解这个学生后,再来处理。处理过程中,我也不会犯之前的主观错误,对事件、对孩子先不戴有色眼镜评判,先听孩子说;说完,让学生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归因(这个过程有时会需要我的引导);最后老师再来做总结性发言。这样,孩子们能学会独立思考,从自身找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又不会因妄下断言而委屈冤枉了孩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三四章交流随感(长沙 谢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ko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