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一个女孩在结束了6年的异地恋之后,和丈夫进入了婚姻。丈夫回国以后到上海工作,她也跟着去了上海。虽然在上海的工作很好,可是她却一直觉得想要回原来的城市。她为此很苦恼和咨询师聊了很久以后,发现她真正的担忧其实是担心自己她丈夫跟她离婚。可是他们夫妻明明很恩爱,而且他的丈夫也很包容她。在回忆成长经历的时候,才发现她与父母是聚少离多,有一个场景是:有一次,她坐在家门口,孤孤单单地等待在县城做生意的爸妈回家,直到天空一点点黑下来,父母也没有回来。类似的情况有很多。
咨询师问她,是如何适应这种分离的,她回答,不知道,慢慢就习惯了。后来,她读大学,有了男朋友,别人总觉得异地恋不靠谱,她却很适应。她那个时候心里真正想的是:反正有一天对方会离开。然而爱情最终战胜了距离,他们进入了婚姻,然而明明靠的如此近,女孩心里却产生了不安。她说,现在的生活好是好,可谁知将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彻底破坏现在的一切。
感
读完这个故事,第一感觉就是好幸运,因为一直坚信着,在这个世界上,你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并不孤独。所以,类似上面女孩的故事一定不是个例,是否所有有着这样经历的人,都能够主动去寻找咨询师,去破解生命的隐喻呢?显然不会,甚至他们都没有办法意识到,自己所产生的很多想法,都是一个个破不掉的生命循环,而这些早就被刻在了最初的生命印记里。
给我很大的感悟就是,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让我们很苦恼的问题时,这个时候,也许我们可以适当的停下来,去思考一下,这件事是第一次发生吗?它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呢?之前是否有一样的事情出现呢?那个时候,是如何应对它的呢?
我们之所以总是会下意识的选择,我们最熟悉的应对方式,那只是因为我们一直处于心理舒适区里,而一直处于心理舒适区,并不能真正的改变什么。
思
上一篇《别傻了,逃离当下的工作,去向远方并不能让你走出舒适区》,如果真的想要发生改变,必须改变我们对待一件事的应对方式,而应对方式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具体行为的改变,一个是情绪的应对方式。上面这个故事中,在儿时的成长过程中,她发展出的是一种面对分离的应对方式,不对关系抱有期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一个人的生活。所以,她对于异地反而会觉得很坦然,而在和丈夫一起生活在上海,却产生了更多的不安,因为她所熟悉的应对方式,其实是面对分离的,而非面对两个人相处的生活。当面临两个人相处的时候,她没有办法去适应。她曾经一直用来保护自己的这种应对法方式,反过来控制了她的行为,为了能够适应她的应对方式,她宁愿选择两地分居的生活。
这听起来不可思议,然而心理舒适区最为特别的地方就在于此,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去构建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来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所以,心理舒适区听起来似乎,特别简单,然而如果想要真正的走出心理舒适区,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心理舒适区之下,更为深层的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掌控感,能让人有控制感和安全感。
行
当我们越是感受到了威胁,越是感到焦虑,我们就会越需要控制感,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这就是为什么改变那么难。仔细分析自己过往的行为,发下自己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对一切都好奇,然而对一切都不够深入。稍微遇到一些问题,如果没有人在旁边一起监督、鼓励,就很容易放弃。虽然这个问题,自己已经认识到,正在采取各种方式去修正,但是在最近,还是有些小事可以拿出来讲讲,比如早起跑步,才跑了十几天的时间,最近10天的时间都没有再继续了。其原因在于发现跑步并没有让我瘦下来,反而还胖了一些;另外,因为晚睡比较严重,所以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理由不早起了。
认识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我到底是感受到了什么呢?其实是焦虑!来自于晚睡的焦虑,影响了我早起的决心。根据六种常用的应对方式:
1、解决问题
2、自责
3、求助
4、幻想
5、退避
6、合理化
面对早起这个事情,我一贯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先自责,怪自己为什么不坚持?然后合理化,找个理由让它变得合理。
改变行为
只有改变对一件事的应对方式,改变才有可能发生。而要改变应对方式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行为上的应对,一个是对内心情绪的改变。
面对能否早起跑步的问题,在行为上,我的应对方式是:要早起跑步;在对内心的情绪应对上,自然是跑步,小意思,有什么不能搞定它的呢?
如果下次再遇到想改变却总是无法真正做出改变的时候,需要通过上面两个步骤,去思考一下自己的应对方式是什么?以及从哪些方面可以做出修正。
在越来越孤独的世界里,每天给你3分钟的温暖陪伴。
日更00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