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实是:越是贫困地区,彩礼不仅要有,而且反而更高。农村地区彩礼之风愈演愈烈,如苏北的农村地区的彩礼在全省名列前茅,但是苏北的经济发展在江苏省相对落后。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许多女方家庭甚至连彩礼都不要。为什么会如此呢?
本来在适婚人群中,男女比例失衡较为严重。而且农村女孩孔雀东南飞,大量流向城市,更加加剧了农村小伙娶媳妇的难度。农村女孩这么少,物以稀为贵,上门提亲者络绎不绝,当然要挑选家境富裕的家庭,所要彩礼也就会不断提高。即使在农村,要求必须有车有房,彩礼动辄几十万司空见惯。
即使家境不错的农村家庭也要债台高筑,贫困家庭的小伙娶上媳妇难上加难。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城市里女孩要更为充裕。如果女方要过多彩礼,男方就会拒绝,反正还有不少的挑选,因而城市中的彩礼没有被抬得很高,甚至有的女方家庭连彩礼却不要。总之,在有些农村地区彩礼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的适婚女孩明显少于适婚男孩,这也是压在农村男方家庭的一座大山。
这实际上就是一场博弈,看谁在这段关系里更占优势,优势的一方占据主动权,劣势的一方就跟被动,有优势的觉得不平衡就提条件,在物质方面满足需要,已达到平衡,但是这种关系很难维持长久。例如,这个女孩没看上这个男孩,但是男孩愿意多出一些彩礼或者把房子加上女孩名字,这也达到了一种平衡,如果男孩不愿意出这个彩礼,那么平衡没有达成女孩就不愿意嫁了!
如果,在这段关系里男孩占据主导地位,家庭经济条件好,有房有车,羊毛也不错,各方面都很好的情况下,女孩明显在样貌或者家庭条件上跟这个男孩子不对等,她是不敢提条件的,不提都容易被甩了,加上优秀男孩身边不乏追求他的女孩,他有更多选择,同样他也会选一个跟他更匹配的。
即使,女孩一时搞定了男孩,但是男孩的父母岂是泛泛之辈,他们很明白什么样的女孩,什么样的家庭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就是所谓的势均力敌相互匹配。朋友小妍和一个富二代恋爱,追求富二代的女孩不少,她知道自己的劣势在哪里,家庭离异,父母各自成家没人愿意为她付出太多,这样情况下她想嫁给富二代又怎么会要彩礼呢,她只会想尽办法自己赚更多的财产傍身,增加她的身价,加大嫁入富裕家庭的筹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