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萃取+知识沉淀
001 低效是学习的必备阶段
当我还是学生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故事。某某学生前两年没好好学,最后一年拼命学,成绩增长飞快,尤其是理科。最终考上重点高中或大学。我很好奇那些人是怎么做到的,这样的学习也太高效了,是靠的拼命吗?还是靠的方法?如果我也能这么高效就好了。
现在教学教了5年了,我发现这类故事,只适合初三、高三的同学听,其他年级的同学听了可能会变得松懈。学习可以思考如何提升效率,但不要想着速成,不要想着跳过初学时的低效阶段。
低效是一个正常的阶段,初学新知识,需要一个接受、理解、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犯错,但同时也会从犯错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不断地尝试、应用、练习,逐渐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当然啦,不排除一些学生接受的快、不排除一些知识容易理解。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从陌生开始的。
002 跳过低效会怎样
你可能会觉得我说的不对,一些课程、交付资料会教你一些解题技巧。利用技巧可以很快的把题目解出来,不用按照所学的知识一步步算。
呵呵,我就是这些技巧的受害者。因为这些技巧,我的英语一直没能学好。在小学时,我不愿背单词,我发现,选择题4个选项不用全知道,只需要知道3个就能够把题目解出来。我瞬间从背单词的压力中解脱了。然后后面我发现我不会的单词越来越多,于是我就靠语感、靠一些固定搭配来判断选项,也能勉强做对。就这样到了高中,我英语差到连题干在问什么问题都不知道。
这类解题技巧,中高考用用就行了,平常用就是在投机取巧。
最近我试着用ChatGPT帮我写文章,我感到太便利了。但我也感到担忧,我发现我的思考变少了。于是我果断放弃了用ChatGPT代替我,而是用ChatGPT拓展我的写作思路。我的写作能力还很一般,我需要锻炼,不能让ChatGPT替我写,我要自己写。不能为了高效而跳过学习中的重要阶段。
003 关键在于如何由低效到高效
低效是一个阶段,但不应是一个常态。很多人不愿意面对低效是因为长期处于低效的状态。
所以,如何由低效到高效呢?
时间是个必备要素,速成就不要想了,你可以不断提高效率,但不能跳过从陌生到熟练的环节。该投入的时间要投入,该投入的精力要投入,该投入的资源要投入。
反思不能少,练习没有效果,效率提不上来,是因为缺乏反思。陌生到熟练是一个需要动脑子的事。反思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如何改进提升。
实践才有反思,不实践只是输入,很难产生反馈,也就难以反思。
总的来说,低效或许是一件好事,如果你处在低效的状态,说明你处于学习的初始阶段。不用担心,这个阶段不会很久,但也不要着急跳过。你需要投入时间、去实践、去反思。最后会变得高效。
🎁小成就
运动:时间晚上,卷腹3+,深蹲3+,俯卧撑3+
学习
英语28,《考研考纲词汇(精简版)》
阅读英语短文×2
晚上1道数学题
工作: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