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婧
学习心得:
1,本周的主题是【诚其意】,今天学习《中庸》阐述【诚意】的4个重要论述:
①中庸在一开篇就从慎独的角度来为我们展现何为诚意。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也谨慎检点,在大家听不到的地方也常惶恐畏惧,没有什么比隐蔽的东西更容易显露出来了,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的时候呢,也会小心谨慎遵守道德的规范。
也就是说我们在他人能看得见的地方做得好,还不能算作自己的意念真诚,当我们回到一个人坦诚直白的面对自己内心的时候,这时的真实想法才最能体现我们的诚意。
比如我们热情的和一个人打了招呼,但内心的想法却是,我不喜欢这个人,我们看越是在这种细微的地方,越能体现我们的意念是否真诚。
②我们的诚意从何而来呢?
又如何进一步提升意念真诚的程度呢?
《中庸》继续教会我们,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品质,但是使自己达到诚,是人为努力的结果。
也就是说意念的真诚是与生俱来的,就像昨天《大学》原文“如恶恶臭,如好好色”一样的,自然而然。
但是因为我们会被后天的成长环境所影响,沾染上种种不好的习气,所以需要努力去掉那些障碍住我们的不明和贪欲,才能让自己回到真诚。
③为什么要让自己的意念更加真诚呢?
《中庸》教会我们: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意思是说,诚是贯穿一切事物的终始,没有诚就没有万物,所以君子达到诚这个品质最为宝贵。
比如当一个人只是在口头上和别人说了一件事,而对方就立刻满口答应。
这件事情其实是很难做成的,因为双方的诚的这个层面都很低,所以需要提升自己意念真诚的程度,才能有能力担当更重要的工作。
对此《中庸》也讲到,
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是说当我们的内心有了一份真诚,他就会表现出来,表现出来之后就会逐渐的显著,在显著了之后又会发扬光大,而发扬光大之后就会改变原有的认知和看法,使人们的认知改变就可以感化人们向更高层面迈进。
④当我们的意念真诚到了极致的时候,《中庸》教会我们: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真诚到了极致就可以预知未来。
这并不是说我们有意的要去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因为真诚到了极致就足以能够洞察世间的规律,就像到了夏天就知道天气会逐渐变热,到了秋天就知道树叶会逐渐脱落。
一个人能够让自己的意念足够真诚的人,能够看清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在他们的眼中处处都是机会,处处都是蓝海。
2,高效沟通的策略是什么呢?
沟通的本质是心存善念,建立信任信任。
信任是沟通的基础,有了基础还需要策略。
第一,高效沟通的策略是等待机会窗口。
有这样一句话,重要的事情务必以重要的形式去做。
重要的沟通是需要等待机会窗口或者促成机会窗口的。
第二,等待机会窗口,本质上是对他人的尊重。
越是格局境界高的人,越会尊重他人,沟通时越会等待机会窗口,且真诚的促成机会窗口将重要的话讲给对方。
尊重他人,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本事,
是一种需要开发才能获得的美德。
想一想我们也想尊重同事,但是就是【急功近利】,等不到机会窗口或者在机会窗口里讲起话来起心动念处,还是一份抱怨和责难,最终还是不欢而散。
所以一个真诚的人,一个有本事的人,有格局境界的人,才会尊重他人。
3,如何成为尊重他人且值得尊重的人呢?
答案是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学习经典,提升格局境界。[玫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