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能文能武,一腔爱国热情无法付诸,这是大部分书对他的评价,市面上也多是他的词集,描绘他生平的书却寥寥无几,有也不过是简单几句,干瘪得如同夹在书中的枯花,有形无韵。
这本《剑胆诗心北国魂》呢?八字评价:有血有肉,足够生动。
生动到我合上书后,唏嘘不已,满腔的情绪,又不知从何谈起。
似乎无论从哪谈起,都不足以表达看完的心情,但终究还是落笔,谈一谈他如此“顽固”地主战到底为何?!说一说他的生不逢时亦逢时!
辛族世家
世家大族在历朝历代都是不能小觑的一股力量。世家的壮大依靠的是宗族子弟的成长,入仕经商让家族昌盛。辛弃疾出生的辛家就是这样一个世家。
乱世中的世家拥有自保能力,给予一方安宁,但乱世中的世家也极易成为靶子。祖父辛赞在金朝为官,为的是家族延续,为的是能尚留一息以图后事:驱逐金人。
辛弃疾作为嫡长孙,他亦背负祖父、父亲的期许:收复失地。辛弃疾的成长大部分都是祖父辛赞操持的,祖父内心的冲突他也有所感知,耳闻目染中他强烈的爱国心被种下,成为一个终极目标,始终在召唤他。
这终极目标的力量有多强呢?加入起义军的义端和尚叛变了,辛弃疾斩杀他以儆效尤;叛首张安国被他擒回南宋,为耿京报了仇。为何这两人叛变了?因为私欲,为了荣华富贵,为了享受安逸。为了一个能跨越阶级的机会,选择抗金是一个机会,选择归降也是一个机会,都能获得荣誉地位,对他们而言没有区别。
乱世中,人人自顾不暇时,有多少家庭为生存温饱而挣扎,多少父母能告诉孩子什么是义理忠信?如岳飞那般,终究是少数。这两人皆来自草根,始终徘徊于生存,为本能所驱使做出选择,这是就他们与辛弃疾的不同。要知道辛弃疾若为贪富贵,早就在金朝为官,何苦率领义军呢?一个世家少爷轻松过活,岂不快哉?辛弃疾成为一个有志的世家公子,世家教育不可或缺,或者说其祖父言传身教是根本。从小就熏陶在大义之下,接受正统教育,觉悟毅力自然与草根民众不同,让他一生都为这个终极目标付出,也正是这个终极目标支撑着他走过这起伏的一生。
辛弃疾一生追求的梦想,是家族的梦想,成就他一生的基石,离不开辛族世家。
南宋朝廷
曾见到过这样一个解读:宋朝建国即是拥兵自立,于是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免陈桥兵变的重演。此举加强了中央集权,不过之后军事体制也发生变化,比如军队轮流驻防。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兵将分离,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军队作战能力受影响。可见宋朝对将领始终有一种防范的心态。
这也能解释为何辛弃疾奔赴南宋,皇帝就给了个不大不小、不痛不痒的官。几乎所有的归正人(书中解释是从北边投奔南宋的人),都是这样的待遇。当权者对领兵者的顾忌,一路传承下来。
辛弃疾不知道吗?恐怕是不知道的。一个成长于南宋年间的人,早已熟悉宋朝的规制,自然习以为常,如吃饭穿衣,甚至本身已经认同而难以去质疑。每每想到此处,便叹息辛弃疾你为何不疑?为何不想?这一腔热情白白付诸!
南宋对失地的态度很复杂,似乎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境地。打,怕输;不打,憋屈。好不容易来一次北伐,输得彻底。于是乎从上到下都形成了这么种认知:打不赢的吧,不如好好关门过自己的日子,毕竟金人也没有什么灭了我们的举动,他们只要财富。和谈成了常态……幸好皇帝有一个优点:要钱给钱,但坚决不交出归正人——能有这个基本政治觉悟真是万幸。
及暮年,志不酬
辛弃疾宦海沉浮多年,结交职场挚友,为自己的梦想一点点铺就道路,从一个只专注做事的愣头青,变成了一个洞悉权势的老人。他等待机会多年,始终不能施展抱负。
文能写词,武能领兵,治理能力卓群,偏偏到了晚年辛弃疾才认清一个事实:朝廷不想北伐。这晚来的觉悟,更令人心酸,若是早早看透,是不是就能真正归隐山林,是否能真正放下?又或者将自己梦想一代代托付下去?奈何临终只能含恨大喊“杀贼”。
辛弃疾生不逢时,南宋朝廷无法发挥他的价值,埋没一代将才;他又生逢于时,南宋与金朝对抗就是他的舞台……
棠溪剑,定江山,意气风发少年时。
斩义端,擒叛首。满怀豪情,错思帝心。
误、误、误。
辞书表,归田园,世态凉薄暮年知。
空酒杯,点诗词。豪情犹在,心意难畅。
叹、叹、叹。
【文/云玖弋】
【图片来自书中,侵权即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