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回国22天,苦盼已久的实习终于找到了。
从刚回国的时候手握4份面试通知,期间2周的时间所有机会消耗殆尽包括新遇到的,直至昨天,从面试到通知入职,5个小时都不到,回想起上次入职实习生的经历,跟这次一样爽快而又迅速。
这就应了那句话,找工作和谈感情一样,一份心仪的工作应该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相互吸引达成一致,“单相思”肯定不能维系,有那么几家公司我当时“苦苦哀求”,换来的不也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么?
这段找实习的经历是我这一年里“最艰难”的时刻吧,我想把这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一方面是反思自己在这段时间里到底有哪些经验教训可以吸取,另一方面和有实习/工作需求的同学们一起交流。
首先,我明确下,这段时间实习经历的定位适用于大三之前、研二之前未明确未来就业方向、想体验一个新行业或者想让自己这段时间有事做的同学做一参考。
一、投简历-电话沟通-面试-入职(通知)几个环节不可盲目乐观
接到用人单位的电话前来询问情况以及正式参加面试但尚未披露结果,一切的一切都还在未知状态,对自己的状态切不可过分乐观。以上海的公司为例,如果有意向普遍在1-2天内会给予答复,没有答复的公司,除非是自己特别喜欢的公司再去追问下进度以外没有回音就表示拒绝了。
不管是电话沟通基本情况还是参加面试,和最终通知入职还是不一样的,前者是用人单位还在考察阶段,它既然能考察你也能考察其他的候选人,别把自己想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后者是平静地告诉你考察结果。
有的公司的HR其实也是实习生,正常的沟通磕磕巴巴的,其实我觉得接到的一小部分HR是纯粹来“练手”的,因为HR结巴、不专业的态度就感觉他是拿我寻开心了,而且越是碰到这种“不专业/菜鸟”级别的HR,往往就没下文了。
二、面试话术之一,“说爱你”需要技巧
在电话、面试过程中,表达对就职用人单位的“向往之意”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了。说重了,人家HR也不是第一天入职的,听着你各种天花乱坠的能把保时泰说成保时捷的吹捧,警惕心立马就提高几个等级,我们公司虽然“庙小”但也不需要马屁精吧?马屁拍在马腿上,尴尬至极。
话说得轻了,不痛不痒,一副爱答不理爱谁谁的态度,没有适当表达就职目标公司的企图心,让用人单位觉得这家伙来这里面试完全是为了刷经验其实已经找好了下家。这种盲目的自信要不得。
(太困,明日接着更,好久没上班,第一天上班,直犯困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