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第二部分。如果系统1在决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会在思维和行为上导致怎样的偏见或失误?
卡尼曼对此做了非常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本书中也列举了大量案例。比较典型的就是三种偏好和四种效应,合起来称为系统1的“七宗罪”。(哪都流行七宗罪...)
一、三种偏好
1、典型性偏好——通常是指人们过度关注典型事件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概率。
书中举了这样一个实验案例。如果有一个人在纽约地铁里阅读《纽约时报》,让你猜测她的学历的话,两个选项:博士,还是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人不假思索就选择了博士这个选项,这就是基于典型性偏好做出的判断,但从概率来说这个答案肯定是不明智的。因为在一群人中,有博士学历的人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相差的是很多的。而系统1对于看报纸这个典型特征的过分关注,很容易让你忽视基础概率,这就是典型性偏好导致的偏见。
再有一个案例是著名的琳达实验。实验人员先虚拟一位名为琳达的女性,并描述她为经常关心社会歧视问题、并且曾经参加过反核武器示威游行等,然后实验人员让志愿者来判断琳达的身份。同样两个选项:琳达是一位出纳、琳达是一位积极参加女权运动的出纳。通常来说我们认为选项一的概率更大,但是实验结果显示更多的人选择了第二选项。这就是因为人们更愿意去选那些典型特征更多、细节更丰富的选项,而往往会忽视一个统计学原理:特征越多出现的概率越低。
2、可得性偏好——指人们认为容易出现在大脑里的事情更容易发生。比如新闻里播报,上个月发生了一起空难,那看过这则新闻的人往往出远门更容易选择其他交通工具。我们知道如果单纯理性思考,人们更应该去计算各种交通工具的事故概率才对。而书中提到,把可得性偏好的效用发挥到极致的,不是科学家或政治家,而是恐怖分子。
在以色列,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可是在恐怖活动中死亡的人数其实远远小于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但由于新闻媒体更关注恐怖事件,也经常报道恐怖事件,直接导致公众不会去计算其发生的概率,而是更容易联想到它们。这样一来,即使是袭击规模不大的恐怖事件也会引起社会巨大的恐慌。产生可得性偏好的原因,在于系统1会将“概率较高”和“容易出现”混淆,直接用直觉做判断代替了启动系统2进行科学的概率运算。
3、因果性偏好——系统1喜欢对事物进行因果关系解释。它的解释不一定合理,而且在两种情况下特别容易导致偏见。
第一种情况,是对随机事件进行因果关系解释。例如二战期间,德国发射火箭袭击伦敦,伦敦人发现,在不同地区爆炸的点不一样。于是很多人相信,在火箭没有爆炸的地方一定藏着德国的间谍。其实严谨的统计分析显示,爆炸点的分布只是典型的随机概率。
第二种情况,人们会对回归平均值的结果进行因果关系解释。回归平均值是一个基本的统计学原理,意思是在次数足够多的的情况下,每一次的表现总会趋向于回归平均水平。例如书中提到的高空滑雪技巧比赛,运动员如果在这一回合做出一个完美的动作,下一次就很有可能出现失误。但是系统1对统计学原理缺乏直观的理解,总是要用因果关系去解释。如果运动员下一次动作表现不好,系统1会直观认为,运动员已经领先所以产生紧张情绪,导致发挥失常;如果下一个动作表现得更好,系统1会认为,运动员已经拿到了高分所以心情放松,直接使得他发挥出更好的状态。这样的判断往往没有事实根据,只不过是人们大脑中的系统1自动进行了因果关系解释。
我觉得因果性偏好,可以等同于心理学中关于“合理化”的概念,人们会对所见所知的各种事物给出各种合理化的解释。
二、四种效应
1、光环效应——是指你先接受了事物的一些信息之后,这些信息就会影响你对事物整体的判断和理解。
书中列举了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做过的经典实验。假设有两个人,一个叫艾伦,另一个叫本,用一组词语对他们进行描述,然后再要求志愿者对这两个人的个性进行评价。对艾伦的描述,把聪明、勤奋等褒义词放在前边,再把冲动、固执、嫉妒心强等贬义词放在后边;对本的描述,还是这些词,只是顺序互换。结果,志愿者一致认为艾伦是个好人,本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大脑还会对这样的结果做解释。大脑认为首先艾伦是个聪明人,那他的固执是有理由的,甚至这种固执是值得尊重的;相反,大脑认为首先本是个忌妒心强且固执的人,这种人越聪明就会变得越危险。其实,两个人唯一的区别,只是你对他们了解的顺序不同,系统1首先出现的信息先入为主了,这就是光环效应导致的偏见。
这种效应运用到沟通、领导力、销售等课程中,就知道该怎样去评价一个人或一件产品了。
2、锚定效应——是指人们评估某一个未知事物之前,会先估计一个参考答案称之为锚定值,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做调整。问题是人们在预估参考答案时往往会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参考答案并不准确,那样即使再调整也会出现巨大的误差。
书中给到的依旧是一个实验,实验人员向参观博物馆的游客提了两个问题:1)最高的那棵红杉树是高于1200英尺还是低于1200英尺?2)你认为最高的那棵红杉树有多高?第一个问题里提到的高度1200英尺会对游客的头脑产生影响,成为游客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的锚定值。据统计,在这个锚定值下游客对第二个问题的平均答案是842英尺。而如果把第一个问题中的数值改成180英尺,游客对第二个问题的平均答案变成了282英尺。正是锚定值的改变,让游客的判断发生了巨大变化。
3、框架效应——是指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描述,会导致人们做出完全不同的决策判断。
比如说,在描述某个手术后病人生存情况时有两种描述方法:1)手术后3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2)手术3个月后会有10%的病人死亡。显然这两种描述只是说法不同,其实含义是一样的。但是实验证明,无论医生这样的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认为第一种描述方法更好。
前三种效应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人们闹钟的系统1是一个具有先入为主特性的系统,先获取的信息在判断中能够占据优势地位,不管这种信息是第一印象、事先设定的参考值、还是描述时的措辞,都会极大地影响人们的判断。
4、禀赋效应——是指当人们拥有某个物品之后,就会觉得它的价值更大。
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设计了注明的马克杯实验。实验人员把马克杯作为商品在学生之中随机分配,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易,结果发现成功完成交易者寥寥,因为马克杯的买家和卖家对于杯子的估价差得特别多。卖家的估价中位数为5.25美元,但买家的估价中位数只有2.25美元。
卡尼曼在谋篇论文中提到的前景理论,很好地解释了禀赋效应这个概念:大多数人在面对得失时会产生不同的风险偏好。在面对获得时,人们往往会小心翼翼、不愿意冒风险;相反在面临损失时,人们往往会不甘心,于是变得更容易冒险。相比较而言,人们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在损失时遭受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获得时收获的快乐感。用一句话来解释的话,你捡到100块钱获得的快乐,并不能抵消损失100块钱带来的痛苦。
以上3种偏好和4种效应组成的“七宗罪”,正是人们思维模式的固有特点。在它们的影响下,人们的快思考和直觉判断会导致人们出现失误、产生偏见。有了这样的判断,那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便站不住脚了,这就意味着很难再把人简单设定成一个理性决策的经济动物,那样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就可以做出更贴近真相的解释。
比如商家在调整商品价格时,是应该直接降价,还是应该打折呢?按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如果降价和打折之后的价格相同,对消费者的决策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有经验的卖家都知道,一般来说打折的效果比直接降价要好得多。因为打折的时候会附带商品原价,根据锚定效应,原价会影响消费者脑子里对商品的估价,形成一个比较高的锚定值,消费者会觉得打折后的价格很合算,于是便更容易成交。
以上便是本书第二个重点内容。下周输出本书第三部分读书笔记:如何避免系统1带来的偏见和失误,从而改进我们的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