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涯建构系统
每一个人在做生涯决定时都有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生涯建构系统,当这套系统失去决断生涯选择的功能时,就成了生涯咨询的焦点。欲深入了解个人的建构系统,有必要了解一个重要的相关概念——认知复杂度。
(一)认知复杂度
认知复杂度(cognitive complexity)是指个人建构系统中分化的程度,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做判断时不同考虑层面的相对数目,这是从凯利的个人建构理论发展出来的一个操作概念。认知系统复杂者不仅含有许多的建构,而且运用这些建构进行相当分化的预期或判断;而认知系统单纯者只有少数的建构,对于现象的判断较为简单。例如,一位认知复杂度高的老师,在发现学生舞弊时,会用较为分化而多重维度的建构来分析舞弊的原因;而另一位认知复杂度低的老师,只能用简单的“好一坏”单一建构来解释学生的行为。有的学者发现,认知复杂度高者比单纯者更能精确地预测他人的行为(Pervin,1989)。通常一般学者也以此作为认知分化性(cognitive differentiation)的指标。认知分化性高者,其认知建构中的阶层较复杂,所谓“深谋远虑者”指的正是这类人。
认知复杂度的另一个层面系认知统整性(cognitive integration)。当认知图式越来越复杂的时候,不仅会呈现高度的分化性,也会呈现高度的统整性(Werner,1987)。所谓统整,是指“图式的各层面组织成一个相互关联的知觉系统的程度,无论其层面数有多少”(Neimeyer,1989,p.88)。统整程度高,表示知觉系统对这些层面的理解程度高,知道彼此之间的关联程度。
例如:假设一般人在决定一个职业的时候,主要考虑三个条件:薪水要高、在兴趣的范围内、可以充分发挥能力。认知统整性高的人,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我的兴趣是在小学教书,只要充分掌握兴趣与能力,薪水维持在一个水平就可以”;或者“我目前急需要钱,只要能力所及,没有兴趣也行”。反之,认知统整性低的人,不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关联性:“薪水高的工作,能不能兼顾兴趣与能力?”
个人建构系统之间的高统整性,其优点是使人能够作出迅速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的生涯决定(Cochran,1977;1983a;1983b);缺点则是容易曲解或筛选外在的信息,以符合、维系这种高度相关的内在系统。反之,低统整性的人,其优点是具有变通性(Bieri,1968),对信息不太有成见,容易全盘接收;缺点是建构的统整困难,有时思考过于简单,有时难以下决定。
明天分享認知複杂性和職業發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