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602030/4478b6c186357ffa.png)
最近不断有同学私聊我,说自己非常喜欢画画,但是从来没有系统性的去学过,想咨询一些绘画方面的学习资源。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研一时的一堂课。
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素描人头像,让同学们判断哪一幅是男生画的,哪一幅是女生画的,并要求我们凭借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来判断哪一幅更胜一筹。
其中一幅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的,人物的面部没有过多的修饰,更没有明确的黑白灰关系,三庭五眼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但是画面呈现的效果却耐人寻味,清晰自然,过目不忘。初步判定是女同学的作品。
另一幅相比第一幅,画面显的更为粗旷,人物脸部的调子非常丰富,仿佛是刻意为之。三庭五眼的位置也似乎是按照某一特定的比例法则刻意去寻找和定位的,很像高考美术培训机构的作品,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初步判定是男同学的作品。
当每个人都说完了自己的判定时,老师笑了,对我们说:“其实,这两幅画出自一人之手,是我的一位男性朋友画的,虽说年近六十,但依然对绘画充满兴趣。第一幅画,是他根据自己的感觉画的,第二幅是他在培训班学了一个月之后画的。看到这学习前后的对比,我想问一下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兴趣、画画、艺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似乎一直都在寻找一个答案,苦苦求索却终究无果。
其实类似于绘画班这样学院派的教育虽然古板,但是对于一个人认识画画是非常有帮助的,央美的徐冰老师就说过这样一段关于素描的话:“素描的训练能够让一个人从粗糙变的精致,看的清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
这句话,我完全认同,其实不仅仅是精致,它还能让人变的更敏锐、更专注。
但是,在受益于系统训练的同时,也很容易让人染上沉迷于技巧的恶习。毕竟,画画是一件很容易让人着迷的事情。你想啊,在一张空白的画布上,你可以由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去建造一个世界,具体怎么建造,画笔在你手里,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技巧是一种很表象的能力反应,你每每多掌握一点,这个反馈就来的非常快捷,很容易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拨。很多人都说,我们国内的艺术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技巧无敌,但是缺乏创造力。
其实这也不完全是制度惹的祸,因为技巧实在是太讨人喜欢了,对于那些有很强的绘画能力的人,像毕加索、莫奈这些大师,他们在十几岁的时候画的素描从学院派的角度而言,就已经非常完美了,而且对于色彩和笔法的掌握已经到了骇人的程度。
但是看他们的画,我们看不出任何对于技巧的迷恋,那是因为他们本身有着对艺术更为宏大的追求。但是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或者说单纯喜欢画画的人来讲,却很难做出这样的突破。
说到最后,其实很想跟大家说,如果你的远大理想不是艺术家,而是单纯的对于绘画的喜爱,那就大胆去画,不要拘泥于任何绘画的技巧,也不要沉迷于浅层的表象意义。只要画画能够让你感受到快乐,那就去画吧,因为你画的就是你的风格,而它是独一无二的。
而接受系统性的培训,你就要付诸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些法则和技巧,学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在心理上受到挫折,从而失去了绘画的这份乐趣,又或者说陷入了迷恋技法的漩涡不自知。
——小彩蛋——
不管你是否喜欢画画,是否对西方艺术史感兴趣,给大家推荐一个喜马拉雅免费收听的节目,张法中的《西方艺术史》。
老师并不是死板教条的向你灌输相关的艺术史知识,而是通过低沉而又性感的声音,以随性又稍显严肃的口吻从哥特简史讲到包豪斯,从安迪沃霍尔到塞尚,从米开朗琪罗到莫奈,每一个故事都耐人寻味,每一位大师的一生,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02030/654f8e8a9e1edf1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02030/e37a265516c0f86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02030/c28ecace41e80cca.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02030/411c4f0a52f96abd.png)
——END——
⭐️我是儒佳,2019年我愿与你一起成长。(源自轻社群:儒佳的成长日记)
⭐️喜欢我,可以添加微信:RURU13051525906(请备注来自轻社群,谢谢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