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学毕业时填写同学录,总有一项是“口头禅”,那时候似乎也没什么真正的口头禅,所以就很装b地写一句格言什么的,其实自己从来都没用过那句话……
嘿嘿,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如果现在让我们来写自己的口头禅的话,估计也是一年变一个样。在网络待得久了,总是不知不觉地就把一些网络流行语挂在了嘴边。比如“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神马都是浮云”之类的流行语曾一度成为全民口头禅。
什么?你没把这些话当做口头禅?算了,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反正最近我跟周围的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诶,刚刚好像说过了?嗯,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和朋友聊天的时候:
“你不是说晚安了么,怎么还在聊天- -”
“-。-睡不着嘛,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不是说AA么,为啥又是我请客- -”
“-。-下次一定我请,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嘛~”
“你把那个单词读错了- -”
“-。-额……不要在意那些细节啦!!!”
“你刚刚踩到狗屎了- -”
“QAQ卧槽!……咳咳,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
“不要在意那些细节”这句话似乎是个万能句式,我总能很巧妙用这句话化解各种尴尬,然后莫名其妙地终止一个话题。直到有一天,朋友忍不住了:
“你可不可以不要再说那句话了= =”
“- -哎呀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啦!”
“细节决定成败= =”
“- -又不是每个细节都决定成败”
“那也不代表所有的细节不重要啊= =”
“- -我又没说所有的细节不重要”
“那你说不要在意那些细节= =”
“- -对啊,重点在‘那些’上……”
“……”
朋友卒,享年20岁→_→
问了一下周围人对这句话的看法,结果是,一些人觉得这是乐观豁达的体现,另一些人则认为是在逃避问题……
为这个问题感到纠结的不止现代人,古人也好不到哪儿去,说“大丈夫不拘小节”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两句话的人如果开一个辩论赛,估计能头头是道地讲上几天几夜,但也不一定能得出个结论……
其实这两句话都没有错。(小时候开辩论赛到最后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老师总会这么来一句以结束辩论有木有!超级扫兴- -)不过事实也确实如此,小节和蚁穴虽然看起来都是很渺小的东西,但本质上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带来的结果更是千差万别。
这就又回到了我和朋友讨论的那个问题上。细节与细节,造成不同结果,到底需不需要在意的关键,还是在于“那些”二字。那么,哪些细节需要关注,哪些细节又不要在意呢?
有人会说,自然是对自己有益的细节需要在意。可是你又是否想过,其实所有的细节都或多或少地是对自身有益的,究竟该如何衡量?
关键在于该细节与自己行事目的之间的关系。
“大丈夫不拘小节”是一种横向的并列关系。一些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也许能略微帮助大丈夫修身养性,但与成就大事的目的却无直接关系,更甚者这些琐碎的细节与成就大事在时间上也处并列关系,二者只可选其一,若在意了那一丁点细节却错过了成就大事的最佳时机,是万万不划算的。即便时间存在先后关系,却也对目的无所帮助,只会拖后成功的时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一种纵向的因果关系。蚁穴与千里之堤被毁有着最直接简单的因果关系,时间上也有明确的先后顺序,在意则成功,不在意则溃败。这种时候则是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
辩论比赛的时候经常会有选手钻对方的牛角尖,用大量证据去攻击对方一个毫无关系的失误,结果偏了题,即便再有说服力,却也无济于事,甚至浪费了发言时间,形同此理。
当然,这些只是一些常规理论性的。任何问题最后都应该回归到人本身,不同的人,行事方式不同,目的不同,对待某些细节的态度自然也有所不同,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
以上是最近和人聊天的时候产生的一些杂乱的想法,也不知能否经得起推敲。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不要在意那些细节”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错误的……不过还是建议少说这句话为好,因为可能你觉得不用在意的这个细节,可能却是对方用来衡量你的标准,而且……这句话确实很欠扁。
【原文地址:http://www.ray-world.com/?p=582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