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作者: 仁则 | 来源:发表于2019-07-10 22:34 被阅读0次

                                  完整版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两天半的“樊登读书员工内训大课”,付费19•9元,推介给好友,还奖励了9•89元。不到饭店一盘菜的钱,享受的却是法式大餐,满汉全席,无比的超值。

      樊老师将他讲过、读过的书融会贯通,加上他的思考,讲了领导力相关的问题,既有传统哲学的智慧,又有西方科学的方法。以及这些问题涉及到的与我们生活相关的领域,例如家庭亲子教育、个人创业等。

    看樊老师讲课真是享受,他既轻松自如,妙语连珠,幽默风趣,又严谨科学,引经据典,有详有略,由浅入深,还有生动的故事和例子,听完很有收获。就我的理解,做了整理,写出来,完成输入—处理—输出三段式,不辜负樊老师如此精辟的大课。

“三个基石”是领导力最核心的原理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樊老师写了《可复制的领导力》一书,这也是他创立的一门课程,这次课又有新的思考的成果。能这么直接的学习到,令我倍感兴奋。 

    他认为有三个基石,是领导力最核心的原理。

1- 人人生而平等。

2- 人人生而自由。

3- 人的潜力是不可度量的。

      樊老师说,如果你相信人人生而平等,如果你相信人是自由的,人的潜能是不可度量的,那么为别人赋能才是领导力的唯一的方法。怎么样才是激发平等而自由的人把他的潜力爆发出来,让他成为比你更投入,更优秀的人,这是领导力的核心精髓。你所依赖的只有两样——尊重和信任,靠权威、惩罚等手段行不通,因为那些是从外部强加上去的,不是真正的领导,真正的领导是激发了他内在的成长动力,所以彼得格鲁克说过,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极大限度的激发他人的善意”。我们的发心是希望每一个人成长起来,如孔子所说,“君子不器”,你如果现在是一名会计,但是,不妨碍你有可能成为一名CEO,成为一名漫画家,不妨碍你去创业。

      对于每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大过钱。如果企业的员工越来越优秀,越厉害,去创业,那这个组织一定在成长。你是一个好人,让你周围的人也成为好人,这就是领导力。

      樊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讲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尭是怎么样考察舜的。尭向大臣了解舜,大臣说,这个人很厉害,他在山上砍柴,樵夫就变好;他在河里打鱼,渔夫就变好;他在市集上卖东西,市集的商人就变好,他走到哪儿,哪儿的人就变好,有圣人气相。尭还不放心,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考察其内;还让自己的儿子和舜交朋友,考察其外。经过这样的考察过程,才把整个江山托付给舜。

      樊登老师说从这个故事学到的是,什么是好人,什么是领导力,我们人生发展的方向就是学做好人。自己学做好人是独善其身,当你能令别人也成为好人,这叫兼济天下,这时候你才能够成为领导者。

      樊老师就是这样在给员工赋能,他是从本质上认识管理和领导力的,以前他认为尊重和信任是必须的,没什么好讲的,这次他向底层掘进了一步,这三个基石才是生发尊重和信任的基础,是源。在此基础之上做好人,令别人也成为好人。这不仅是企业领导者、管理者需要理解和认识的,是所有人都需要的。父母对孩子,孩子对父母,夫妻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朋友之间……如果都在三个基石的认识基础上建立尊重和信任的关系,都学做好人,那该多么美好啊。

        人永远有选择的权利

    樊老师讲人有三种。

    1- 犯人

      就是“自己把自己关起来”的人,不过不是因为犯罪,是指自己把自己束缚起来,常说的“我执”,总以为自己过去知道的事情是对的,不能耐心地听别人讲完,不懂得改变自己。

      这让我想起丘吉尔说过的一句话,“不懂得改变主意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所以不能自我禁锢,固步自封,这是我们不愿意做的人。

      2- 过客

    比“犯人”好一点的人。李白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天地是万物的客舍,人就是古今过往的客人,与世无争。

      3- 发现者

      在不断寻找的人,期待着下一刻会有不同。樊老师举了考古工作者的例子,枯燥的日常工作是因为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现什么,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做什么都不会觉得难熬。人生之所以要接受无常,是因为没有无常才是最可怕的。焦虑是对无常的抗拒,无常带来变化,变化带来永恒。我们要接受无常,不断探索,去发现未知,体会里边的乐趣,才是真正的发现者。

      这三种人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你要做哪种人呢?如果有完整独立的自尊体系,做哪种人不取决于别人,是自己的选择。

        建立发现者心态,非常重要 的是积极

    什么是积极?首先要搞明白先置条件,要搞明白什么是人类最终极的自由 ——无论何时何种境地都有选择的权利。

    樊老师举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的作者弗兰克的例子,经历过奥斯维辛集中营非人的折磨。弗兰克写到,“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认识呢?因为在集中营那样的条件下依然有“走过一个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了别人的人”。

    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选择的权利。

      刺激 —— 反应,这是不知道选择的人。

      刺激 —— 选择 —— 反应,这是知道选择的积极的人。

      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的差距就在这选择的空间。

      樊老师还举了几个经典的例子:罗斯福家被盗、唾面自干。我们每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有巨大的选择空间,努力做自己该做的事,而不是因为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而跑偏了方向,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推荐读《第三选择》。

    光有选择权还是不够的。我们生活在两个圈:关注圈和影响圈,关注圈就是你只能看,可以发表言论,但是没有什么用,影响圈是你可能会改变什么。积极的人会选择哪个圈?一个人在关注圈下功夫越大,他的影响圈会变得越小,会觉得举步维艰,无能为力,但是要学会带着镣铐跳舞,有那么多的困难,你选择可以做点什么,哪怕是一点微小的改变,你的影响圈会越来越大。古往今来成功的人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永远努力在影响圈做事,而不会在关注圈里消耗精力。推荐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遇到任何问题会从自己找原因,找答案,找方法,小人会从别人那儿找原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于是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所以你的一个选择,会带来另一个选择,你生活的美好与否,都取决于你的选择,我们要努力发掘自身的潜力,让自己做的更好,叫做,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己。

      怎么判断是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关注圈和影响圈的边界不在事情本身的大小,在你是做?还是抱怨?如果毛主席当年只是在韶山冲抱怨,这个世界太糟糕了,必须改变,但他什么也不做,那就是在关注圈了,但是他一步步的做,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影响圈里不断的努力。是做,还是抱怨,态度是分界线。

            积 极 性 反 馈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积极性的反馈是鼓励性的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信心,强化持续做的某件事。

    积极性反馈的等级:

    零级反馈 —— 什么都不说

    一级反馈 —— 给予赞扬

    二级反馈 —— 给予表扬,并说为什么\是什么(可以是针对工作的或个人的)

    樊老师用了自己的儿子嘟嘟的例子,非常生动,且能帮助我们理解积极的二级反馈是多么好的工具。

    嘟嘟对别人说,我是一个不爱迟到的人。

      这个品格是如何塑造的呢?

    3岁的小嘟嘟,要去参加幼儿园小朋友的聚会。他早早的起床,对妈妈说:“快一点,不要迟到”。这是孩子做的正确的事情,就在那个瞬间,樊老师意识到,“应该塑造嘟嘟的行为了”。在电梯门口,樊老师蹲下来,拉着嘟嘟的手,对他说:“嘟嘟,你身上有一个素质爸爸很欣赏。”以此引起孩子的注意力。

    嘟嘟:“什么?”

    爸爸:“这个素质就是你不喜欢迟到,你知道不迟到意味着什么吗?”这是要讲不迟到的意义。

    嘟嘟:“我不知道。”

    爸爸:“不迟到,意味着对别人的尊重,我们大家在这个世界上生活,都希望跟尊重自己的人打交道,所以,不迟到,是一个很受大家欢迎的好习惯,爸爸很高兴。”

      樊老师说,因为嘟嘟只有三岁,所以自己要把不迟到这件事讲得这么明白,从那以后,嘟嘟从来不迟到。无论参加什么活动,多远的距离,他都提前规划好时间和路线,自己去。

    樊老师说,如果你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抓住了时机就没有什么难的。在嘟嘟不迟到这件事上,樊老师的做法有几层意义:

    第一,嘟嘟从此以后知道为什么不能迟到。

    第二,他的自尊水平提高了,知道自己是一个不爱迟到的人。

    第三,他会发现爸爸爱他,这就是双方的尊重和信任是怎么建立的。

    这些如果不说孩子是不知道的,不能只靠血缘关系,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爱他,以他为荣,他自己就知道怎么做是正确的。

      积极反馈是在公司管理,人际沟通,家庭教育都可以运用的好方法。樊老师还讲了负面反馈等内容,同样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突 破 性 思 维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樊老师讲公司发展20%可能是很难的,而做到10倍的发展可能更容易,这取决于是不是有突破性思维。

    突破性思维是 —— “出色的创新者会挑战常规性思维,并聚焦所有可能性”。具有突破性思维的人会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各种机会,关注新的方式和不同的点子,做出可选择的方案,所以就有可能产生指数型的增长。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

      如何用一套体系和方法、流程来创新,樊老师讲了一些很专业的东西,我的感觉是他的思路一定会引领樊登读书会达到现在难以想象的突破性发展,因为有这样的土壤,各种可能性的苗苗会不断的长出来。

    樊老师两天半的课内容很丰富,还讲了沟通视窗、时间管理等等一些西方的理念和方法,同时结合中国的论语、老子、道德经等讲述了做人做事的境界,樊老师称之为,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写到这里,我自我安慰,“我尽力了”,因为要把樊老师的课吃透真的是我力所不能及的,但是以上这些是我实实在在的收获,我很珍惜,也相信会帮助我变得更好,以后再有这样的机会我还是不会放过的。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相关文章

  • 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完整版 两天半的“樊登读书员工内训大课”,付费19•9元,推介给好友,...

  • 无题

    东方人讲话看层次,而西方人辩论要证据。层次是通过修行来达到的垂直境界,不同的境界看到的内容不一样,也无法相互理解。...

  • 看美图学写诗

    用现代人的审美观 西方油画艺术的表现方法 再现传播古老的东方传统文化 西方油画与宗教相连 东方敦煌的飞天是神话的体...

  • 樊登读论语-190/191

    今天印象最深的,是东方境界和西方工具那一段的探讨。 孔子说境界,“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描绘了这种境界,但没有具...

  • 学习想法

    我们学习最好能达到自在极意随心所欲的境界,用同一方法应对不同考试

  • 庄子《齐物论》篇小议:什么是“齐物”?

    前言:庄子用五个故事论述什么是“齐物”,齐物论是道家思想的方法论,如何能达到“齐物”的境界,下面根据《庄子.内篇....

  • 风险投资可大胆投资贾跃亭!

    西方有facebook,东方有新浪微博; 西方有亚马逊,东方有阿里巴巴; 西方有msn,东方有腾讯; 西方有的,同...

  • 《学习的战争》读书笔记(第五章)

    第五章 背诵的东方,提问的西方 东方人通过背诵来学习,西方人则通过包含了提问的对话与讨论来学习,以上不同的学习方法...

  • 哲学之玄学篇(读余敦康《魏晋玄学史》)

    广泛地说东方有东方的哲学,西方有西方的哲学。东方的哲学偏于人事,西方的哲学偏于自然。但这只是泛泛而论,东方的老庄哲...

  • 西方,东方

    西方人发明了选举,我们发明了等额选举;西方人发明了汽车,我们发明了年检限号;西方人发明了生育奖励,我们发明了计划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西方的方法达到东方的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xl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