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的四位美妈,晚上好。孩子哭闹在我们生活中,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有木有?随着哭闹还有可能升级为大哭大闹。这家里的哭声会不会让我们烦恼啊?!说不,我觉得不可能吧,哈哈。但是,这又是如此稀松平常,我们该如何来解决呢?
首先,孩子为什么会哭闹?
这里必须了解,为什么孩子经常会哭闹,这和我们的大脑的组成有关系,有2个工作系统,一个高级的,理智脑,就是来听我们今晚分享的,这是有意识的。另外一个就是原始的,比如吃饭睡觉呼吸这些本能。在意识之外,除了这类,还有一类就是适应环境的恐惧愤怒等情绪,所以专家就干脆叫他情绪脑。大脑发育顺序是,孩子出生时情绪脑已经成熟,理智脑则刚开始发育,尤其是负责调节控制情绪的这个部分,到4岁才开始完成第一阶段的发育,要到25岁才能够真正成熟。童年的大脑只是一个半成熟的状态。我们现在就能够很好理解了,孩子为什么老是哭闹,那是因为他们生理发育跟不上呀。理解到这里的时候,老母亲的心豁然开朗!
而且孩子哭闹等这种发脾气,是孩子在表达和释放情绪,一旦发泄完,孩子就会继续前进。所以我们也常常听到人家说,孩子呀,这前一秒一把鼻涕一把泪,瞧,现在就开怀大笑了。所以,正确看待孩子的情绪,不管好的坏的,务必真心接纳,然后再分情况着手解决。
其次,如何解决?
那么孩子哭闹这么稀松平常,得协助孩子是吧。怎么办?我根据我家娃的哭闹等级,做了个简单的分级处理和应对方法。
1、初级,小哭闹(小菜一碟)
这个比较好解决。脾气刚起来,乱扔乱推东西。这个时候,千万记得压住我这个老母亲情绪,记住温柔地,微笑地说。
“小希希,你刚才扔了汤勺,是你不想妈妈帮你夹菜吗?”“小希希,我们正在吃饭,首先要吃完饭,其次,才能够和小土蛋玩。”如果还是继续,就继续重复刚才的话。还是要温柔以待,看着他说,他也安静地看着你。你越温柔他就越容易听进去。一般三个来回就能解决。
这里有个反例,就是有时候他扔地特别愤怒。我生气的拍桌子,他就跟着拍桌子,一点儿也不示弱,还会比你更厉害。
2、中级,中等哭闹(勉强应对)
勺子一扔,立马就要求抱抱,要从餐椅上站起来了。这个时候,你很温柔,他却有点不领情。
“小希希,我们正在吃饭,吃完饭再去和小土蛋玩”。
手一推,不干,我就是要起来,哭起来,双手直往前伸求抱抱。这个时候的炸弹一不小心,就会触犯。
“小希希,妈妈知道你很想跟小土蛋玩,和小土蛋玩你很开心。”啦啦啦,啥的我比个动作。“你看,我们现在正在吃饭。首先,要吃完饭,其次吃饱了肚子才能够有力气,和小土蛋玩的很开心。”
抱抱声哭声还是不停。停下,我自己吃。“你看,我们的饭菜这么好吃,小希希的肚子还没填饱,容易饿是不是,来,闻闻,妈妈吃一口”……这个饭菜一定要是孩子喜欢的啊,不然他可不干。
而后,慢慢进入状态。千万要温柔以待啊,不要心急啊,等等,不要一着急就马上服从他,不然孩子的试探成功之后,以后还是会继续用这种方式来满足的需求。
3、三级,大哭闹(棘手,正在学习)
这是一个高级别的处理方式,一到这大哭大闹,啥都不要,什么呼应情绪之类的都没用。我没辙,但是别人有成功经验。我学习下。
三步走。
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他们被情绪淹没了,没有自控能力。记得前面讲过的,孩子的情绪脑成熟了,但是理智脑还在第一个阶段发育呢。这个时候,我们要待在孩子身边,而不能离开他们。如果需要冷静的话,可以到旁边冷静。
那以下的对话仍然遵循一个原则,就是真诚的温柔以待,而不是学招式,背台词。
第一步 真正共情,呼应情绪
“小希希真的好想起来,所以一直在告诉妈妈这件事情。但是我们现在正在吃饭,小希希好烦啊,对吗?”
共情呼应孩子的情绪,关键点在于去理解孩子的情绪,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说话,态度、语气语调都很关键,是一种换位思考。毕竟孩子的大哭大闹是一种无力感的体现。如果孩子是大人了,他可以决定要不要坐着吃饭,或者去干的什么的事情。只有孩子的需求被听到,被认可,他们才会好受一点。正如,我们的很生气的时候,别人叫我们不要生气一样,大部分情况下是没用的,因为我们的情绪都已经爆发出来了。
正如我们在《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里,也是一样,要去寻求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观察,感受,需要,和表达。我们看到孩子的这些哭闹行为或者别的行为,要去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就比如我家娃,才1.5岁,所以他受制于大脑发育,因此容易哭闹。再者,他想表达他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呢?我们要用描述的语气来说出来,说出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他们,对孩子排解负面情绪有帮助。更何况,孩子还不会表达,就更需要我帮他表达。所以,对我的观察就要求更高。
第二步 运用游戏力,帮助孩子削减无力感
孩子到大哭大闹的地步,孩子是会一直表现出他的需求,而听不进去我们所讲。这个时候,游戏力可以派上用场。
这点我还不怎么会用。
比如“哎,小希希可爱的勇敢的声音哪里去了呢?咦,妈妈怎么找不到了?刚刚还在啊,怎么不见了呢?我再找找,到底跑哪儿去了?不在妈妈这里,也不在椅子上?哦,难道在小希希的肚子肩膀上,来,妈妈听听?”听听,或者挠挠肩膀都可以试试,我下次要这么试试。
这种在餐椅上,我没试过,但是在地板上站着的,我是试过,他可以破涕为笑。
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老母亲对他是有信心,他可以用正常的方式来表达需求,同时也是在提醒他找回自己正常的声音,而不是一直在哭闹。就像成人世界里,孩子需要一个台阶下,好玩的游戏就是绝妙的台阶。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和我们更好地管理情绪,同时也能让觉得是被理解的,接纳的。
孩子在这个时候被逗笑了之后,老母亲也松了一口气,“哇,妈妈听到了小希希可爱的声音,嗯,真好听!妈妈和小希希都喜欢这样的声音,再来听听!”
第三步 演练正确行为,巩固正确方式
等到小希希的情绪平复下来以后,接下来这一步非常关键——教会孩子使用更好的表达方式。(我这一步做的不多,需要不断重复地去巩固)
我问小希希“你刚刚是想要告诉妈妈什么呢?能否用你可爱的声音清楚地告诉妈妈?”(当然,我娃还不会说,我就替他说了。他有时候会不在状态啊,收拾完自己就想跑了,允许我抹一下眼泪,心疼我自己)
“哦,小希希是想赶紧从餐椅上下来和小土蛋玩。但我们正在吃饭,吃饭要先吃饱来。如果小希希早点吃完饭,我们就可以早点和小土蛋玩耍了,你觉得怎样呢?”
这一步特别重要。孩子在被我逗乐之后,我们接着干我们该干的事情,而没有继续进行正确的话语演练。
我们知道,在社会上,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哭闹而满足你,所以我们经常会因此打压甚至吼叫孩子来制止他们的哭闹。好的教育方式,亲子关系一定是第一步,先爱,再教育。就像一颗小树苗,有了足够爱的养分,才能够长的茁壮。当然,这种方式比不上吼叫立竿见影,但是却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且孩子的行为也会反复,我们要有心理准备,然后一起慢慢解决。就好比,我们管理自己的情绪也反复一样,正常的,只要方法正确,不断努力直至形成新习惯。
因此,接下来,我必须不断进行大哭大闹的三步学习,从第二步着手,再次学习游戏力课程,然后加强第三步演练,每天复盘。复盘包括事件的及时复盘和每天活动的复盘,可以在吃饭的时候叨叨,也可以在睡觉前叨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