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我们对孩子抱有什么态度?他们就以什么态度对待人生。
今天小朋友们兴趣班的家长休息室是一个图书馆,从3岁到成人,很多书籍。
大宝贝上完兴趣班出来看见我正在开腾讯会议,默默的不吭声,径直走向书架,拿了一本带拼音的书自己读了起来。
二宝贝上完舞蹈出来,我正在和别人通电话。二宝贝自己拿了一本走迷宫的系列书,用她的指甲盖儿,一个个迷宫走了起来。
我挂下电话,二宝已经快走完一本书了。
旁边的家长问我,你这俩孩子自个儿就看书看的这么迷。
我微笑着说,嗨,也就这么一会儿。
其实,我想到在她们更小的时候,我伴读了多少绘本?多少故事?没想到孩子对书的兴趣就种进了大脑。
如果问我?孩子的兴趣是什么?我对孩子的兴趣报以什么态度?
在兴趣之前,有两点需要强调下,孩子的健康放在第一位,不仅仅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健康。
第二位,今年的电影里《你好!李焕英》的台词给出了答案,我只要你快乐。
有了这两样,当然就该谈兴趣了,兴趣如何取舍?
在3-5岁一定要多涉足各个方面的兴趣,大脑思维发散,收集多个领域,有助于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
这个时候不能谈坚持一门,就一门一辈子委屈孩子了,啥都接触不着?
坚持一门那是儿童以后的事。
7岁以上的兴趣如何定位?我觉得第一位是书。我们孩子回来和我聊天,说她好想上语文和数学,真的好有趣。
听到这话,我真的很怀疑是不是自己亲生的。
孩子的兴趣最好不要成为我们的期待,不要用自己的意志绑架孩子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