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我们很贵)
①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②原创你自己的故事。
③“高明的教练,会筛选能成的人,让他更成。”
不要什么钱都收,不要什么客户都服务。
④在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想一个问题:
这样做是让我们的品牌变得更便宜了,还是更贵了?
⑤最想传播哪一句话?
让自己变得更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⑥注册商标,做第一。
⑦你不能只追求有多少人知道你、关注你,你更要追求的是有多少人足够信任你。损害信任的事情,我们不能做。
⑧你想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可以从视觉听觉上共同发力。
打开书,觉得每一条都很对,每一条自己也都知道;合上书,就记住了品牌两个字。
我想试试,关于品牌,自己的脑海里究竟有什么?
一提到品牌,我想到的是海底捞,以服务著称;我想到的是华为,代表的是国产;我想到的是得到,名师指导。一提到海底捞,我想到的是广为流传的故事,服务员听到顾客无意间提到某小吃,就立刻去给顾客买,客人觉得好的东西打包一份让客人带走。一提到华为,我想到的是卡脖子事件,是5G,是国产标杆。提到得到,就了不得了,我能想到罗振宇罗辑思维,想到脱不花的沟通训练营,想到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想到李笑来老师的财富自由之路,想到好多好多。同样,听到课程前的那一小段音乐,就能区分不同的课程,生活中的某个词,某句话,就会想起某个人,或者某首歌,从而再想到某个人或某个场景。这些,都算是那些企业或者个人,向大众重复传递的效果,而大众愿意免费传播,不就是因为这件事它不一样麽,在虚荣心的驱使下,我告诉朋友他不知道的事情,这件事本身就能使传播者获得很大的优越感。这正是我们可以抓取的心理。
闭上眼睛,再一次细想品牌这两个字,我想到一个词『匠人』。现在市面上对匠人品质和匠人精神特别推崇,仿佛匠人精神有一种特质,那就是经过了岁月的打磨,沉淀出了独有的美感与品质。一提到匠人匠心,我想到的是日本,曾经看到过一些文章,介绍了一些日本的小店,都是百年小店,传承匠人精神,从时间上,我们没办法追赶,毕竟起点不一样,不过我们可以专注于自己想传递的方面,不断深耕,不断求精。
“高明的教练,会筛选能成的人,让他更成。”
从前,我认为把一个能力很差的人培养出来是本事,可终究我们只能帮助渴望成长的人,而培养一个能力很差的人我们失败的概率也很高,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那我们为什么不给自己形成良性循环呢?更何况,优秀的人,本生就更容易成功。我身边便有几个这样的人。
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走在大街上,听到旁边店里放的那首歌,正好是某人的“拿手歌”,每次K歌的时候他都会唱这首歌,会想到他,也会想到与他有关的好多好多回忆。或者,看到某个图形,会想到与它有关的企业、个人或者其他。例如我一看到猫头鹰就会想起“得到”那只象征智慧的调皮猫头鹰。
反过来,我本来不喜欢猫头鹰的,但是因为喜欢得到,所以能接受一切带猫头鹰的物品,例如本子,例如包包。
这在《小王子》里也有参照,我们平时说的仪式感,不正是驯养模式的产物吗?
驯养的意思,就是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
故事是这样的:
原本呢,小王子是一个小男孩,和千千万万的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狐狸也只是一只普通的狐狸。小王子不需要狐狸,狐狸也不需要小王子。
可是,一旦小王子驯养了狐狸,他们就建立起了联系,他们就相互需要了。而狐狸的生活,也会因为跟小王子建立了联系,变得充满阳光,十分美妙。
举个例子,在小王子驯养狐狸之前,狐狸本来是不喜欢麦田的,狐狸又不吃麦子。
可是小王子驯养了狐狸之后,那就不一样了。因为麦田是金色的,而小王子的头发也是金色的,每当看到麦田的时候,狐狸就会想起小王子,所以,狐狸就会喜欢上风吹麦子的声音了。
我们在做品牌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运用这种驯养模式,形成固定的仪式感,从而建立更加深厚且独特的联系。
最后,关于品牌,我最想让别人记住什么?
目前应该是这句话:心甘情愿的持续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