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艾艾贴穴位·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艾艾贴穴位·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作者: 哈林哥 | 来源:发表于2017-01-01 14:03 被阅读106次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三里”是指理上、理中、理下。胃处在肚腹的上部,胃胀、胃脘疼痛的时候就要"理上",按足三里的时候要同时往上方使劲;腹部正中出现不适,就需要"理中",只用往内按就行了;小腹在肚腹的下部,小腹上的病痛,得在按住足三里的同时往下方使劲,这叫"理下"。

【取穴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位置】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

【功能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穴位配伍】

配冲阳、仆参、飞扬、复溜、完骨,有补益肝肾、濡润宗筋的作用,主治足痿失履不收;

配天枢、三阴交、肾俞、行间,有调理肝脾,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月经过多,心悸;

配曲池、丰隆、三阴交,有健脾化痰的作用,主治头晕目眩;

配梁丘、期门、内关、肩井,有清泻血热,疏理肝气,宽胸利气的作用,主治乳痈;

配上巨虚、三阴交,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用于胃全切除术;

配阳陵泉、行间,有理脾胃,化湿浊、疏肝胆,清湿热的作用,主治急性中毒性肝炎;

配中脘、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利气的作用,主治胃脘痛;

配脾俞、气海、肾俞,有温阳散寒,调理脾胃的作用,主治脾虚慢性腹泻。

相关文章

  • 艾艾贴穴位·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取穴位置】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解剖位置】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

  •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药房。

    穴位就是中药,经络就是药房。 足三里=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气海=当参。 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

  • 合谷内关足三里,日按一遍健全身

    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为“足阳明胃经”主穴,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

  • 穴位与中药

    1、足三里=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2、气海=党参;补中,益气,生津。 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

  • 穴位等同药物

    足三里=白术。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 气海=当参。 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

  • 艾艾贴调理脾胃

    脾胃灸加血海,三阴交,足三里,一周三次,隔天一次 肝胆经一周灸2次 八髎一周一次

  • 胃经上的重要穴位(五)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阴胃经的一个重要穴位,经常按摩能够起到补中益气、疏通经络、匡扶正气的效果。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

  • 脾经及其重要穴位的作用与调理

    “整体循环疗法”健康课堂 五脏的作用与养护(脾胃第23篇) 脾经及其重要穴位的作用与调理 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调气...

  • 坚持按揉足三里对脾胃至关重要

    「足三里」是人们最熟悉的保健穴位,长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足三里属胃经,是治疗脾胃的穴位,脾胃好身体才能健康。按...

  • 艾艾贴穴位·外关穴:联络气血,补阳益气

    【取穴位置】 位于人体的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穴与肘尖穴的连线上,腕背横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艾艾贴穴位·足三里:调理脾胃、补中益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hi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