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的每次言说看似是指向他人的主体,实际上是对自己言说,是对作为自己的无意识场所的他者言说。再者,主体对他人主体的言说,实际是希望从对方那里得到回应,这一为了引发他人的回应而发出的言语,不免会受到想象的激情的干扰,会朝向想象的移情的道路发展,并且即使他人主体作出了回应,这一回应之下的也是作为其无意识场所的他者。总之,不论是主体言语的引发还是他人的回应,都因为有能指织成的语言之墙,因为他者的介入而止步于一个不知所往的场所,一个无法穿透的黑洞。
我们习惯于用语言编织我们的想象之网,这个想象之网使得我们不知所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