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学习要高效。有的伙伴需要考证什么的,付出努力却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关于学习的知识,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相关脑科学的知识。
我们知道大脑通过神经突触的生长连接进行记忆。对内容的反复刺激才能让突触多次生长变大,让我们的学习效果更佳。
另外我们通过海马体把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而学习意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让我们的学习有目标,有成就感,有学习信心,才会有更好的学习动力。
大脑皮层有多个功能区域,言语、视觉、运动等,每个人的强势功能区域不一定相同,要找到自己最强的功能区域,在学习时加以运用。
一般把优势学习类型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我们可以通过比较找到自己的最优学习类型,用这种类型学习效果更佳,当然用别的学习类型策略加以辅助效果会更佳。
如,某位医学生学习穴位脉络,可以通过视觉看,通过用手触摸感受,听别人语言介绍全面接受信息,可能视觉型的看的学习效果最佳。运动型的用手触摸记忆更好。
二、学习前的预备工作非常重要
首先在学习前要有明确的目标。
一般来说目标要清晰,符合smart原则,即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可以达到的,相关联的,另外要有具体时限。
有明确目标后,要做好计划,有时间表,有阶段目标,阶段目标可以让我们不断获得一个个小成就,促进海马体多巴胺分泌,提升我们的学习动机。
再一个是做一个期待成果或奖励,如成功后的情形,或者达成目标后奖励自己出国游。我们称之为未来记忆,印在脑海里,在每次学习前回忆一次,提振学习信心和动力。
三、让学习效果最大化
1、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时的专注。而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心流状态,沉浸其中,不觉得时间流逝,这种状态无论做什么都是最有效率的。
所以我们要尽量让我们进入专注的状态,最好是心流情境。
象视觉型学习者,在学习时,要保持工作台干净整洁,没有干扰;视野范围内避免有干扰物的出现,象手机等信息工具可以关闭,避免打扰,有的时候一个注意力干扰,再回到专注状态需要耗费大脑大量的精力。
同样听觉型学习者可以通过听音频来加强学习,通过特定背景音乐,如雨声,白噪音进入专注状态,通过声音返送,加深学习效果。
而运动型学习者可以让身心动起来,进入到学习状态,通过记笔记,画脑图,动手以及特定动作进入状态。
当然也要劳逸结合,一般儿童专注状态为30分钟,成人40-50分钟。休息时做些不用大脑的运动类的活动,这样休息效果最佳。
2、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只要开始工作了,就会逐渐进入工作状态,这就是工作兴奋,同样学习也是。
我们可以建立条件反射,如进入特定的学习场所,学习工作前整理工作台,建立相关锚点,养成快速进入专注状态的习惯,对自己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很有益处。
3、学习时注意思考背景和横向纵向的联系,相互比较,与大脑的构造相似,促进神经网络相互连接,形成网络架构的知识体系。
另外还可以通过快速浏览阅读5-20本相关的书,构建整个知识框架,形成大局观。
四、反复学习记忆效果更佳
1、我们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的遗忘速度是很快的,这是大脑的规律,只记住那些重要的多次反复强调的内容,会转变为长期记忆存到脑海里。而大部分用不到的内容会逐渐遗忘。
而根据记忆规律,当晚、周末、月末、半年后再复习会帮助我们更牢固的记忆。
2、学会做复习笔记,写上时间、学习主要内容和重点,感悟和收获,想进一步知道的内容和疑问。
每晚临睡前花几分钟复习浏览一下。大脑晚上会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记忆和存储。所以要充分的利用我们的睡眠学习功能。
3、根据学习金字塔原理,我们还可以用输出思维进行学习,通过费曼学习法,把学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给别人听。或者通过博客用自己的文字进行分享,都可以帮助我们对内容进行重加工,更彻底的理解薄弱知识点,帮助我们更好的记忆。
试着用里面的知识,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实践尝试,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最佳学习方法,让我们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