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注!“时间银行”写进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关注!“时间银行”写进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作者: 马广志 | 来源:发表于2022-01-13 11:43 被阅读0次

近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北京市市长陈吉宁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明确了2022年九方面重点工作。报告首次将发展“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作为市政府一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

在2022年工作任务第八项“紧扣‘七有’‘五性’,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报告指出:

努力提供优质便利养老服务。提高政策供给的精准性、有效性,建立街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运行机制,提升社区养老驿站服务质量。鼓励市场化专业机构参与提供助餐等养老服务,发展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健全失能失智老年人照护体系,让老年人享有幸福晚年。

其实,时间银行此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非偶然。一是北京市对此早有试点。2017年,北京市就在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开始进行“时间银行”养老志愿服务试点工作。该养老志愿服务项目由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负责运行。据悉,目前“时间银行”平台已经搭建完毕,将所有资源综合为三个库,分别是人才库、服务岗位库、链接资源库,形成志愿服务闭环。

二是在去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明确提出“社区志愿者利用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可以换取一定的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通过服务积分、时间储蓄等方式激励志愿者。”

那么何为“时间银行”?简单来说,“时间银行”就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有需要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时间银行一般以1个小时为一个服务时间单位,以时间币的方式进行记录储蓄。也就是说,通过时间银行,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体健康、时间充裕时去帮助别人,等到自己将来有了需要,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帮助回馈。《新京报》对此评论说:

“时间银行”使得志愿服务不再是单纯的奉献和付出,而是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正向激励机制,堪称社会服务领域的一大创新。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成都、武汉、济南、南京、珠海等多地都开展了“时间银行”应用社区养老服务实践的探索,效果明显,不仅调动了民众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和动力,激活了更多爱心资源,也大大增进了邻里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尤其是在养老服务中,“时间银行”更是如鱼得水,在爱心储存和自由兑换的激励下,部分低龄老人和年轻志愿者,纷纷加入进来,成为养老服务的生力军,成为低成本应对老龄化的现实选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养老服务的供给瓶颈问题。

但是,从实践来看,时间银行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进一步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

首先,是时间银行的存储问题,由于依赖简单结算存储,多地存在数据被篡改、时间积分发行和流通缺乏透明度以及结算依赖中心化等问题。

其次,就是时间银行的通存通兑问题。有报道中,在上海、苏州等地此前就出现了“收支”不均的尴尬,部分老人遇到了“存款”多年,无法“支取”的难题。

最后,就是时间的折算问题,如何将不同的服务内容在时间上通过“加权”或“系数”的方式予以确权,建立更为公平的折算机制,方便在时间银行内的管理,是一个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可见,要让“时间银行”真正在养老服务上发挥作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这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联手对这一模式进行更专业细致的设计,对每个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才能让“时间银行”的良性循环和永续经营成为可能。事实上,近年来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和公益组织参与进来,比如义工时间、芳邻时间银行、阿里三小时等平台对此都有一定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虽然时间银行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但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它是一种趋势,代表未来的一种方向,值得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注!“时间银行”写进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kn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