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取一瓢饮 106

只取一瓢饮 106

作者: 轩窗翰墨 | 来源:发表于2024-05-19 20:50 被阅读0次

怀疑-——智慧的精髓,创新的内核。

“怀疑是一个人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潜质的重要标准,怀疑对创新不可缺少!”

面对权威或者经验,你是接受事实,一味盲从,还是冷静地站在一旁,以怀疑的眼光审视?一个善于创新的人一定是一个敢于怀疑的人,因为只有怀疑,才能开启智慧、挑战智慧;只有怀疑,才能为创新提供可能,才有机会抵达创新的内核。教育孩子,要从教育孩子敢于怀疑开始。

“听话教育”盛行,“小绵羊”到处都是,这其实揭示了现代教育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样的教育忽视了怀疑精神的培养,它与创新背道而驰,结果就是摧毁了孩子的怀疑功能,使孩子丧失创新的意识和动力。

怀疑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怀疑才能发现,才能思考,才能激发智慧,才能不断创新。怀疑是一个人智慧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潜质的重要标准,怀疑对创新不可缺少!犹太人就非常注重对孩子怀疑精神的培养。

犹太典籍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犹太教士问一个年轻人:“两个犹太人掉进了一个大烟囱,其中一个身上满是烟灰,另一个却很干净,那么他们谁会去洗澡?”年轻人不假思索:“当然是那个身上脏的人!”

“错!那个被弄脏的人看到身上干净的人,认为自己一定也是干净的,而干净的人看到脏人,认为自己可能和他一样脏,所以是干净的人要去洗澡。”教士说。

教士又问:“他们后来又掉进了那个大烟囱,情况和上次一样,哪一个会去澡堂?”

“这还用说吗,是那个干净的人!”年轻人急忙说。

教士说:“又错了!干净的人上一次洗澡时发现自己并不脏,而那个脏人则明白了干净的人为什么要去洗澡,所以这次脏人去了。”

教士又问了第三个问题:“他们再一次掉进大烟囱,去洗澡的是哪一个?"

“这?是那个脏人。不,是那个干净的人!”

“你还是错了!你见过两个人一起掉进同一个烟囱,结果一个干净、一个脏的事情吗?”

以上故事就像老教授给学生做测试的案例是同样的。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松树,一棵是杨树,你砍那一棵……?其实教授在不断地变换两棵树的生长条件,但学生一直在徘徊于两棵树之间选择答案。“就是不能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很多人的回答都会像年轻人一样,这其实说明了人欠缺一种怀疑精神。想当然地认为就是如此,自然就不会产生怀疑,只有聪明的犹太人懂得从中提炼出教育内容:鼓励他们的孩子大胆怀疑。

我在抖音短视频里看到有一北京大爷说:有一种孩子经常不听父母话,你觉得孩子很叛逆,长大以后就成不了气候。其实不然,叛逆的孩子,有他自己的思维和主张,这种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而那些个善于听话的乖孩子,完全听从父母的话,没有自己的见解与个性,将来就缺乏那种敢拼敢闯的精神。大爷说的自由他的道理。

犹太人还敢于质疑权威,甚至是他们心中神圣无比的上帝,因为在他们看来,要敢于怀疑,就不能让别人来影响自己的判断,即使是权威。

我们也知道,很多事实都是隐藏在一些看似根本不需要怀疑的事件当中,而我们往往因为没有怀疑精神,才难以发现现象背后隐藏的底层逻辑。

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摒弃“听话教育”,清除孩子在“乖孩子”标准之下养成的依赖心理,转而鼓励孩子大胆怀疑,那么,孩子自然就可以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怀疑来认识世界,继而有所创新,开拓出自己的一个世界来。

相关文章

  •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

  • 2018-02-07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2017-05-26

    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

  • 爱情

    任凭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我,,

    任凭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

  •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中的“弱水”指什么? 相信大家都对“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个词语不陌生,那么,这10个...

  • 微段子: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繁华三千,只为一人饮尽悲欢! =====

  • 只取一瓢饮

    多更多再多,执着心病矣; 皆为你所有,只取一瓢饮。

  • 只取一瓢饮

    2017.12.24《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二遍,至P207,梳理 001学习的途径 体验、试错、观察、阅读、思考。...

  • 只取一瓢饮

    为你撒一路希望,祈一生如意,盼一世太平。在心与心的真诚里,陪你走过风雨人生。当你某一天突然回眸时,能把我看成,你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取一瓢饮 1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lo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