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盐约
【事件】
前不久,河南郑州的孙先生发布视频,称自己14岁的女儿在逛商场时被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孩拖到地下室暴打了20分钟之久,身上多处受伤。遭遇霸凌的孩子都不敢去上学了。
事发后,孙先生选择报警,但好几天都没找到那几个打人者。于是透过网络进行爆料,并公开悬赏一万元寻找打人者,希望她们给女儿道歉,并接受应有的惩罚。
【影响】
由于舆情汹涌,当地警方再次行动,很快就抓获了三位打人者——均系未满15周岁的未成年人。据孙先生的女儿讲,她并不认识她们,她们也是从别的同学那里得知她的名字,事发时非常嚣张,声称“就是看你不顺眼”,“就是来打你的”!
【微评】
近年,时不时有校园霸凌案件被曝光,以至于人们对校园霸凌见怪不怪了。
这不是说校园霸凌是近年才出现的社会问题,而是一直就有。只是由于人们认知观念的提升,越来越发现校园霸凌的可怕和危害。
今年以来,有好多起霸凌案件被媒体曝光,有的情节非常恶劣,超乎想象。
比如今年九月下旬,笔者老家山西大同发生一起校园霸凌案件,该事件的相关情节远比当地的通报文字更为触目惊心。媒体在报道时都用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词组——“极端欺辱”。
这起霸凌事件的关键词是:低龄化(年龄才九岁的小学生)、长期(一年半之久)、人身侮辱,甚至还有性侵!施暴者不仅经常殴打受害者,更用无比下流的手段羞辱他,“逼他舔对方的生殖器、肛门,甚至用生殖器侵犯他……”
可见,校园霸凌愈演愈烈到怎样一个恶劣的地步,甚至呈现低龄化趋势。而当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似乎还不太懂得如何去应对、防范以及应急处理。
每次发生校园霸凌,由于施害者都是未成年人,往往都是交由家长领回家进行训诫。可是,这类“熊孩子”平时被娇宠或放纵惯了,家长对其的教育是否真正有效,尚未可知。
校园霸凌之痛,如今正在成为一个似乎无解的社会难题。虽然大家已经意识到校园霸凌的严重性,但不知从何入手才能预防和矫正。
但值得努力的是,作为孩子的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家长有责任监督、引导、陪伴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简单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了事。因为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素质教育仍然任重道远。
家长一方面要培育孩子,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同时也应灌输普世价值下的生命意识。即任何人,都应得到尊重和善待。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引导孩子,如果在学校里遭遇欺凌,不能一味地忍耐退让,而是要有自我防范的意识和勇气,懂得寻求外在援助,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对校园霸凌说“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