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组人物素描(二)

一组人物素描(二)

作者: hedadi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4:13 被阅读9次

    一组人物素描之  玲

    玲,就这样傲然挺立般在那个小城里特立独行。记得最后一次见到她,恰逢她参加北京的高考后回去看望刘姓女子。在一波波知青回城的浪潮里,玲的父亲也按耐不住,提前回北京市落实了一份临时工,在稍作安顿后安排 玲 直接转学到 东城区一间很著名的 中西女学 入读高二。在她离去后,她的老邻居们只是从 刘姓女子的嘴里探得  玲去京城后生活学习的丁点蛛丝马迹。说是丁点,也确实是。因为刘姓 女子后来没有追随 玲的父亲回城,她反而选择居住在 老宅里度过人生 剩余的这些年月。独自一人,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过起了与 玲父亲 两地分居的日子。玲父亲 甚少来看望她,一部分理由大约是 回京后工作并不顺利,安顿下来已实属不易,还要照顾 玲的生活和高中学习,所以 并无更多时间 往返两地。

    据我后来看到 更多的关于知青回沪的真实景况以及 一些朋友的切身体会与描述,分享一段 知青回城后的生活细节:(来源于一位写作者 也是一位基督徒兼知青后代)

    王 Mr.Wang说,因为新建的一些搭建物和后加的边门,他第一次走进 外祖父家那片 居民区就感受到深刻的冷漠和贫困。外祖父家在一片院落的最后一间,这是一个三进传统江南大宅的最后一间,他和父母被 安顿在阁楼上的杂物房,所以比前面几排房子更高一些,但无法升直腰脊梁,因为屋子的顶蓬盖的很低,很低。这间房 大致是他外祖母从杭州携子女来上海与姊妹团聚,最早住到了这里。而五十年过去了,房间的格局依旧保持着旧时的模样,仅仅是添加了两个阁楼,即他与父母被安顿的其中一间,另外一间给他的一位表妹住。外婆去世后,连同王的父亲在内的六个兄弟姐妹(三兄弟 加三姊妹,其中第二个儿子很早出国,三个女儿也不在这里住) 一同挤在这上下两层的67平米里。幸好,这个套间有客厅,有卫生间(简易版),还有一个伸出去的小厨房 不过常年透着冷风。王 后来实在不愿意与一家老小挤在一起,他在高中毕业后没有读大学,直接去了一家外贸公司做货代,收入稳定后 就向旁边的邻居借了一间20平米的单间,月租600元。王 把 他的父母解救出了那间 异常低矮的阁楼杂物间。 

    以上的穿插,是一部分回沪知青子女的真实遭遇,条件不好 是实情。

    玲的父亲 按常理 远比这些回沪知青要好很多,他是老高中生,数学极好。家里还有一对任职高校北师大的老父母,经济条件会高出普通民众一大截。但,据说 玲的父亲后来患上一种血液病,回京后第三年就放弃了那份临时工,全靠 家里的老父母接济。

    玲,高二入读的那所学校 具备一流的师资与硬件,软件也相当不错。玲 那时算是有北京户口,所以是平价入学兼转学,按照当时的历史惯例 玲的祖父母 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但玲融入得进北京主流社会的日常吗?从 刘姓 女子传出的一些话,玲的父亲 生病后 玲自作主张放弃走读,成为了一名住读生。北京本地人的孩子 绝无可能在高中阶段选择住读,一般住读的要么是贫困生 要么是外地的孩子 无北京户口借读于此,而玲 是北京户籍 家里还有一对 祖父母可以照料她的生活与 基本的家庭关怀给予。玲,那毅然决然的个性 在这件事上决定了 她未来的走向,也昭示她早在高中时期已然完全 管控自己的人生。多年后,她大学毕业前自作主张放弃保研 转而申请去加拿大一家外企的驻外职业,也是顺理成章。

    (每天练笔 恒常努力)

    欢迎阅读,平安喜乐。

    写于2019-02-19 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组人物素描(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ox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