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

作者: Loyen | 来源:发表于2019-03-09 23:29 被阅读27次

    《奇特的一生》是前苏联作家格拉宁的作品,描述了前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践行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造就了高产以及奇特的一生。

    柳比歇夫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各种各样的论文及专著,柳比歇夫的治学,博大精深,既是一个狭隘领域的专家,又是一个杂家。见过柳比歇夫的文档的人都会惊叹,他的文件都编了号,装订成册,学术通信,事务信,生物学、数学、社会学的教案,日记,论文,手稿,他的回忆录,笔记本,札记,书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文档记录了柳比歇夫事业与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柳比歇夫从1916年开始记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不管是在革命的岁月里,在战争的年代中,始终坚持不懈。而他的日记只是一些短短的明细账,记着当天干过的事情,注明用了几个钟头几分钟。比如“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1.0),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0.5)....”。几十,几百页都是这种枯燥无味、事务性的记载。挖掘不出感情,也挖掘不出饶有兴味的时间的细节语言苍白单调,也没有暴露任何隐秘,几乎丝毫没有痛苦,没有欣喜,没有幽默。而这背后,恰恰是几十年如一日的高效时间管理。

    “一切都不是我们的,而是别人的,只有时间是我们自己的财产”。柳比歇夫每天都要结算他度过的时间,算出每个事件用了多少时间,如此忠于自己的方法,本身就是一个独特的现象。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方法,让他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在生活中平衡,事实上,他并不是全天都沉浸在工作中,他认为自己能有七八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就心满意足了,平时也会进行休闲,娱乐。

    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方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的道路。

    这本书是我在地铁通勤时间读完的,比较简短,读完给我带来了启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会去计划每个时间段做什么内容,当读完柳比歇夫的事迹后,发现与他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来对比,确实是云泥之别。他对每个时间段进行统计,这样很容易就把那些耗费时间的行为给排除掉了,因为统计的过程也是一个向自己交代的过程。我是今天早上读完这本书的,到公司后我就有意识的去划分时间段,一天下来再回顾,发现确实效率挺高。我之前也看过番茄时钟管理的书籍,越发觉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间管理刻不容缓,只要拿起手机,可能你的时间就成了碎片,我们需要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每个时间段的产出。各种手机APP充分利用了人类的弱点,喜欢那些新鲜的信息来驱除无聊感,而这恰恰是个恶性循环,很容易沉溺,比如典型的今日头条刷新闻,抖音刷视频等。有时候想想还挺可怕,这些APP都是在迎合用户,越喜欢什么就越推荐什么,很容易就局限到一个小角落里,有时候听听不同的声音岂不是更能给自己带来启发和思考?

    时间管理应该没有通用的好方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管是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方法,还是番茄时钟法。首先,你得有这个强烈的时间管理意识,另外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Just do it!实践永远是第一要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奇特的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qy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