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问题:什么是正义?有人说:正义是强者的利益。如果非正义的人总比正义的人生活的好,那我们究竟应该做哪样的人呢?苏格拉底以国家类比个人,由大见小。
体育和音乐教育,两种品质兼而有之的人,他的心灵便是既温雅又勇敢。缺乏这种和谐的人的心灵便是既快懦又相暴。
就算在他人的指导下,那些看过了许生美的具休事物,许多正义的的具休事物,许多其他的类似具体事物的人,却始终看不到美本身、正义本身,我们只能说,他们对一切都只能有意见,他们对事物有意见却谈不上有所知。哲学家爱事物本身是不会因它的大小,还是荣誉的大小等去拒绝它的,他们爱的是全部而不是爱一部分。
事物在夜晚时,因为缺少大阳的照耀,在夜晚的微光下我们的眼晴几平是看不清楚一切事物的,事物会显得模糊,这时候我们的眼睛就好像瞎了一样,仿佛眼晴里根本没有清楚的视觉一样。不过,当你的眼睛看到那些被太阳照射的东西时,你的视觉又会重新发挥作用,一切事物都看得很清楚,同样还是这双眼睛,却又有了视觉。
善的理念以真理为知识的对象,以认识能力给予知识的主体。知识和认识中的真理也归因于它。真理和知识都已经是美的了,但比它们更美的是善的理念。在我们前面的比喻中,我们把光和视觉视作如太阳一般的东西,却不认同它们就是太阳,在这里,我们可以同样把真理和知识视为同善一般的东西,但绝不能说它们就是善,毕竟善要比它们可敬得多。
我们把洞穴替换成可见世界,火光替换成太阳的能力,还有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光亮之下看见东西的一系列上升过程替换成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
有些正当地被称作“必要的”欲望是不可避免的,另外,还有一些对我们有益的欲望也可以说是“必要的”。
如果是那些要求过高过多,或是那些只要妥过训练就大可纠正的,或是对身体有害的,对智慧和节制不利的欲望,它们是不必要的。无法理解快乐、痛苦及两者中间状态真正含 义的人,就是没有真正体验它们的人,这就是像他们对很多他们没有真正认识过的事物也存在误一样。他们在承受痛苦时,必然会认定自己所承受的痛苦就是最真实的痛苦了,且深信,痛苦过后的实际为中间状态的感受就是快乐。事实上,这些没有经历过真正快乐的人,他们只是简单地把痛苦和无痛苦做了比较而己,就好像一个从未见过真正白色的人只会将黑色和灰色拿来做比较一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