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或者30岁后,不要活成你的影子

20或者30岁后,不要活成你的影子

作者: 脱兔的五味杂陈 | 来源:发表于2021-01-31 20:45 被阅读0次

    当今的医疗,人们可以活到一百岁,可是否人们的灵魂可以活那么久呢?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他只是有着皮囊,灵魂早已一成不变的禁锢在身体里,毫无知觉。

    一如一本书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人很伟大,人也很脆弱。脆弱到,你以为是自己仔细雕琢出来的生活,而实际只不过是“任意一致”的产物。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的生活是由我们的每一个选择组成的,而做选择时,更多的是基于我们的基本喜好和价值判断。可是我们的价值判断就正确吗?我们的喜好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思考过吗?

    价值判断,大多数时候是在比较中产生的。我们总是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以确定彼此的关系,在“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做出自己的决策。我们以为我们选择的是自己大脑思考出来的“决策”,可是 It is NO. 如果做出的选择参与到社会,我们则是“社会中的人”,则比较的事物很多时候是事先被设计的。当然,你不要觉得自己被营销天才骗了,因为如果没有他们,你做出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很可能,你连自己需要什么都不知道。他们是在设计一个比较,让你选择你该选择的。

    例如,一个案例,如果让你从三种寿司中选择其中一个,很简单,可是如果让你从30中寿司中选择一个你最满意的,可能你会放弃选择,因为那可能要花费你的大量的意志力去做出判断,由于人脑天生不愿意处理复杂的事物,所以你会选择放弃。而面临三种选择时,则也可以控制你的选择,即“诱饵效应”,其中两种寿司几乎一样,只不过其中一种稍微逊色些,而另一个完全不同,你会选择那一个有比较的较为棒的寿司。信不信,可以反思下自己的生活中的场景。自己面临做选择时,是不是总是拿可以具有可比的事物,而选其一。因为人的思维善于类比,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判断依据。

    而人一旦做出最开始的判断,尤其是面对新事物时,你做出的判断会一直影响着你之后的判断。所以很可能你的喜好,只不过一直在重复你之前喜欢的东西的特性,如果你没有忘记之前的记忆,甚至潜意识也会过来帮忙,让你无形中选择你熟悉的东西,而不愿尝试新的事物,因为人总是怕风险,也不愿意思考这样的风险有多大,是否风险要小于它带来的益处。那么为什么呢?那是首次“印记”(人最开始面对新事物它的模样)的力量。就如我们开始喜欢的人很可能在在某些方面像自己的父母。因为我们来到世界的第一时间,认识的人是父母,他们教与我们的东西由于开始时我们的无知,于是全盘接受,形成了我们做事的方法以及对事物的判断标准。而这样的“印记”,出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旦我们做出的首次决定,以后的决定会以一种似乎合乎逻辑,前后一致的方式紧随其后,那不仅仅指我们的习惯。就像此刻我在这边编辑微信,我开始做出的排版设计,可能每一次我都无意识的遵从之前的排版模式。人是很懒的。人的思维,行动很多时候揭开面目则是“任意的一致”。

    “锚定效应”也可以佐证。人无意识喜欢比较并且受“印记”影响。“锚定效应”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在价格定位上。当一件东西出现在你面前,你没有凭证知道它多少价格,如果这时,有人提到90这个数字,你猜的价格该是在这个价格上下波动。即使你会否认它的作用。你可以去观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数,买啤酒时,如果你看到法国和德国的两个国家产的酒,此刻如果放的是德国歌曲,那么你会潜意识拿德国产的啤酒。当然,前提条件是,你此前对两种酒无偏好,并且你能识别德国歌曲。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与苏格拉底说的“不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有着不谋而合之处。如果,我们不带着时刻具有当下环境变换的因素去重新思考,而一味的采取之前的经验来做出选择以及判断,那么你很可能是一直在重复着之前的生活模式,所以请不要怪生活无趣。只不过你没有找到思考的出口。或者,你没有勇气承受自己思维偷懒的后果。

    所以从认识自己的脆弱开始,做一切事情都进行自我训练,质疑下自己的第一个动作,是不是没有缘由被无意识控制了。

    当然,人的意志力有限,你可以从对你认为重要的事情开始练习。这样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创造自己。否则,那不是活着,只是被选择成为了现在的模样,并一直重复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或者30岁后,不要活成你的影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sx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