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心理治疗很多大师身上所具有的“母性”气息而言,海灵格之于人的感觉似乎更有浓重的“父性”味道。之前参加过一些家庭治疗的团体,其中也有运用了家排方式的,但现场的感受和阅读文本是完全不同的。面对海灵格的代表作《谁在我家》时,总会有一些需要你停下来的时刻。
从来英雄不问出身,可在“江湖”上混得越久,似乎就越习惯探寻一个人的专业背景。系统学习的印记当时往往不觉,然而,随着后续加入的日渐增多,最底层的根基总是最倔强地难以消灭并且非常容易地成为鲜明的底色。正如精神分析念念不忘的“童年经历影响一生”的那个调调,基础的专业背景就像人的潜意识、人的童年经历,不定什么时候就偷偷左右了你的走向。这也是我对海灵格的某种意义上的解读。毕竟,几十年天主教神父的人生经历,是不能被无视的过往。
《谁在我家》的阅读体验,会让我时不时地想起《圣经》。海灵格曾说:“精神就像风一样让人捉摸不定”。尽管之后接受心理分析、完形疗法,但海灵格的思想深处,宗教的精神和信仰始终都在。心理治疗从某种意义上是具有宗教色彩的,关乎心灵的现象有时的确难以被测量和检视,只不过,这一特性在海灵格身上显得更为浓厚。对于良知、家庭规条、代际界限、长幼序位等等,海灵格都有着清晰的规定和告诫,这点在整体的文本中体现得异常鲜明。这也是海灵格的著作有别于其他心理学书籍的典型现象——对于一个结论的产生,过程推导和论证不是很多,而明确的告知和“训诫”相对而言多了不少。这也正如我的标题所言,仿佛一位先贤对众生的诫勉、劝说和预示。
有趣的是,细细研读之下,这些一本正经的“告诉”又很难去打破和推翻。对面的老爷子说的还甚是有理。比如在双方的关系中,“如果一方坚持保持自己清白有理,另一方的罪责就不会结束,他们之间的爱就会枯萎。”再比如,一个女儿必须先倾向于父亲,然后再回到母亲的影响,这个女儿才能够正常发展。说是关系交互作用也罢,说是俄底浦斯的另类解释也罢,道理总是对的。
至于海灵格老先生最著名的家排理论,的确深具现象学的要义,他将“观察”与“看”进行了严格区分,要整体地、没有评判和预设地、适应需要地去看,只有这样的“看”才能为解决问题做准备。如他所言,“我解释不了这种现象,但我看到它们就是如此,并且能应用它”。如此诚实的表达,不禁让人喜欢。正因为有了这样包容性的广义的“看”,才“使得治疗师的干预成为治疗力量的同时,仍然保持着尊重和爱。”说到此间,我们也许会稍稍明白,无论是第一部分所叙述的亲密关系中的现象学,还是第二部分具体的心理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现象学始终是海灵格家排理论的精髓。海灵格的坦白也为后人的探索预留了空间,“我不明白,但我可以用。”
那么,我们可以沿着这样的路径去“明白”,或者,在这样的“不明白”下,带着疑惑和好奇去工作,未尝不是值得探索的大好天地。所有终结性的评价都有值得再次打量的价值,就像历史、古人,那么,作为现实存在的海灵格的理论,自然也需要不同的声音去阐释。怀疑也罢、质疑也罢,也是好事一桩。
既然海灵格用“神谕”的方式讲说他的见解,那么,我们也不妨拿出心中的神性去触摸、去品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