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谁在我家

谁在我家

作者: sailormoon七怪 | 来源:发表于2019-01-14 08:36 被阅读0次

    1序:

    1家庭系统排列。

    2不主张文字记录,怕人们当做条条框框,约束心态。突破,才可以随心所欲发挥心灵的力量。

    3精神是一阵风让人捉摸不定。写下来和真实性脱节,失去活力,变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和空洞的文字。

    一/4海先生:最好的东西难以言传,弄不好就会被误解。

    5家庭排列显示人们深层本性的治疗力量

    二/6这本书的内容容易让人误解。生搬硬套的人会把他们读到的当做普遍性的真理。针对特定个体。如果把特定的句子当做真理,那么就是买株还珠了。

    三/7家庭排序后,告诫人们不需要刻意改变什么,只让家庭排列在心灵运作,说不定有一天就会恍然大悟,清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才有益。

    四/8他时常警惕,不让自己思想和观察陷入某种理论模式。"太强调理论会干扰实践"。真正看见的,正在发生的就是需要处理的事情。

    五/9这个过程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向前,直到找到出口。当我找到那明亮的地方,我会用言辞描绘出什么照亮了我,那就是完整和成熟。

    六/10海先生,擅长吸引你的注意力,破除成见,调动清晰的思维。

    11他说,当我毫无顾虑的说出我的观察时,人们即使感到震惊,但仍然要清醒过来,考虑自己的处境,考虑怎样看待事物。带领你走出困境的力量就在自己的心灵里。清醒是抗拒操纵最好的防护。

    七/12海先生发现:如果你想让爱繁荣茁壮,你必须按它的要求去做,并克制自己不要对他做那些伤害的事情。爱要遵循伟大的整体中的隐藏法则。

    八/13如果我们伤害了爱或者忽视了它的要求,会发生什么事。同时,恢复到原有法则,会有治疗效果。孩子无辜的爱如何盲目使伤害继续,家庭早期成员对后辈生活的影响会对爱的法则造成多大伤害。

    14爱的系统法则对我们的影响像环境对一棵树的影响那样重要。在我们家庭和亲密关系中吹动,旋转。通过我们痛苦和疾病,了解到它的变幻引起系统紊乱。

    15就算当事人一直生活在憎恨愤怒和自暴自弃中,观察他们的爱的法则,自然而然转化为温柔亲密关系让人感动。但是,只是贫着意志力的抗争,并不能在关系中创造系统平衡。海先生说:洞悉爱的法则是睿智,跟从爱的法则是谦恭。

    16心灵和❤。可以真实感受到的。渴望和思念,并不只是想法,而是我们可以感受到的,好像疼痛,扭伤一样的事情。像孤独,渴望,期待,自闭和忠诚,只有心灵才知道。如果我们注意聆听他,它会告诉我们它需要什么,它爱什么。这一工作,就是帮助人们在社会现行条件和政治盲目意识的形态下,学会辨别心灵爱什么,心灵需要什么。

    17这本书告诉每一个跌倒的人,无论心灵的渴望被什么压抑了,都将会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本书让你记住怎样聆听自己的心灵,怎样面对伟大的整体的心声。

    18在阅读治疗笔录的时候,切记大部分参与者都不是专业的心理治疗师,而是在处理自己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平常人。

    19阅读时候要不断提醒自己,放海先生在描述家庭系统排列中人们体验到的东西,他描绘的是,对我来讲是合适的,他不是在描述我们应该全力跟随的伦理法则,也不是用你必须和你不必来像超我交涉。他的话在寻找感知心灵的另类器官,寻找聆听事物的反响耳朵。

    20源头的故事

    第一章良知:愧疚和清白

    1个人良知:愧疚不安和心安理得。

    2系统良知:家族的伤害才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3第三良知:要求我们努力修行。如果我们钟爱它,会要求我们抛开已知的一切,跟随这个伟大整体的良知。神秘莫测,说不清,道不明。

    4问题:良知导航的方向,骑士的指令

    答案:自由三解释。马嘶鸣愚蠢。船触礁懊恼。麦岛弯腰理解。

    5需求:归属,付出和接受,社会稳定未来需求。

    6常常愧疚不安和问心无愧与善恶混淆起来

    7良知在满足一个需求的同时,会禁止另外一个需求。在另外一种需求被禁止的,却可能允许我们得到满足。

    8无论家庭怎样养育他们,怎样忽视他们,无论家庭信仰什么,也无论这个家庭做了什么事情,家庭的价值和习惯对他的体验来说都是最好的。

    9在归属感方面,良知在确保归属于我们团体这一点,很清楚。类似毛驴鼻子前面的胡萝卜,车把式的辫子。偏离团体的规范,就会产生愧疚感,害怕归属权利收到威胁。

    10负责连接良知不能超脱群体的盲从和迷信,不能指引走向伟大的真理。相反,会满足和维护盲从和迷信,只要是禁忌的东西,就会阻挠我们去看去了解。而归属感是生存和安康必须的,在感受和了解事物时,都要受塔们操纵。

    11良知否定显而易见的事实。内科医生怀孕,他们所受的医学教育,都驱除不了自己知觉上的屏障。

    12每个群体有不同的标准。各种不同情况下,良知都在努力护卫我们的归属权,避免我们被遗弃。但是,在一种关系中让我们感到无愧,在另一种关系中却让我们感到湍湍不安。

    13但是,如果我们让自己保持着虚弱和依赖,我们就会保持服从和忠诚。在家庭中,孩子。在军队中,刚入五的士兵。在公司,是低级雇员。为了群体中强者的利益,他们都会凭着良知行事而罔顾自己的健康幸福生命,甚至以身试法。是顺民,把自己的脖子给强者,是忠实的跟随牧羊犬的绵羊,一步步走向屠宰场,是要付出赔偿的受害者。他们是一群孩子,正在为父母和亲戚跳进冲突中,执行他们并没有计划好的事情,去为他们没有做过的事情进行赔偿,去担负并不是他们造成的负担。

    14守护归属感的良知约束我们不能在族群中做坏事,但是对大族群外的人们,它的约束力就烟消云散了。那么,我们就能用良知的名义,对他们做一些良知禁止我们对自己族群成员做的事情。愧疚和无愧并不等于善良和邪恶

    15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族群的良知明确地召唤我们时,我们会问心无愧地做出破坏性或邪恶的事情。在同一族群中,当我们行为危害我们的成员资格时,虽然我们采取的是一些建设性的运动,仍会感到愧疚不安。

    16正如愧疚和清白的外表会让人们上当受骗一样。群体的良知也会把孩子对世界的感知渐渐地塑造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它会用家族的信念粉饰孩子的认知。认清好坏的例子

    17必须冲破虚假的外表,我们所属群体中创造出来的美德,才能得到真正的善。任你怎样谈论良知,世界依然如是。

    18付出和接受的平衡。三种模式,禁欲,帮助,全球交换。

    19禁欲,封闭自己,节食禁欲。他们觉得可以拜托需求和义务,因为他们没有需求,不需要接受。固守着被动和空虚,例如有人抱怨或接受自己的父母,罔顾父母为自己做的一切,都会让自己明显的感受到不完整和损失。反过来,我们观察一下那些成功接受自己父母现实状况的人们,他们把这些接受的体验转化为持续流动的力量和营养,让它们进入其他的关系中。就算父母对自己不好,也能够在这些关系中丰富地接受和付出。

    20帮助。他们宁可维持自己权利感,也不愿意看到付出的人们对自己说三道四。无论谁只想付出而不想接受,都只不过是想维持高高在上的幻想,拒绝接受生命的施舍,否认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平等。别人很快不想从拒绝接受的人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反而会怨恨他们,远离他们。

    21尽情交换。通过大量的付出和接受的交换,得到心满意足的感觉。这种交换的关键:付出者接受,接收者付出。接收者和付出者是平等的。不但付出和接受的平衡很重要,而且之间的量也很重要,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好处,大量才会让我们变得富有。大量的付出和接受,让人们感到富足和幸福。

    22这种快乐不会从天而降,而是在需求和接受中,自觉的增加爱而达成的结果。随着这种大量的交换,会感到轻松自由。这是目前为止能够得到最深层次满足的方式。

    23付出和接受间特殊平衡。某些关系中,付出和接受的差异是不可克服的。例如,父母和孩子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然而,这种差异只能减少不能完全消除。在所有付出有差异,得不到平衡情况下,必须通过不同的手段得到均衡和满足。把上一代传给下一代,就取得了付出和接受的平衡。

    24在任何情况下,只要接受和付出的均衡不能通过双向,完整的交换获得。那么,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方式都可以应用。

    25人们在必须接受那些自己无法回报的东西事,表达诚恳的感激之情,是平衡付出和接受的另一种方法。饭我们千万不要随便表达感激之情,去逃避付出一些可能和应该付出的东西。但是,某些时候,这是唯一的方式,残疾人,垂死的人,有时爱人之间也需要这样。

    26这种情况下,除了平衡,还有基本的爱起着作用。不论是谁感觉到真正的感激之情,都会肯定地说:你给我,并没有考虑我能否偿还,我带着爱接受你的礼物。不论是谁接受这份感激之情,就要肯定地说:你对我的礼物的爱和赞赏,对我来说,比你能给我的其他东西更有价值。怀着我们的感激之情,我们不仅肯定彼此的付出,同时也肯定彼此双方是一个整体。

    27我们容易把从天而降的好运看作是一种威胁,是让人焦虑不安的东西。心底会相信我们的辛福会引起其他人的嫉妒,引起命运的嫉妒。诚恳合法感激之情会减少这种焦虑。然而,在他人的不幸面前肯定自己的好运是昨晚谦恭和勇气的

    28付出,接受,和爱的影响。虽然伴侣双方在交换中有所不同,但在亲密关系中是平等的。不论他们的付出和接受是那种平衡,他们的爱都会取得成功和持续发展。当他们达到静态平衡时,之间的交换就结束了。如果一方只接受不付出,另一方很快就会失望而不再付出。如果一方给的太多,超过另一方报答的意愿或能力时,伴侣关系也会结束。这就意味着伴侣双方对付出和接受之间平衡的需求,限制着他们的爱和伴侣关系。

    29但是,爱也限制着平衡。当伴侣一方做了事情刺痛和伤害另一方,受伤的一方必须汇报一些事情来完成同样的伤痛和困难,以便保持付出和接受之间的平衡。但是,这种方式不能破坏爱。当受伤的一方感觉高高在上,不能弯腰适当报复对方时,那就不可能得到平衡,关系就面临威胁。回报的伤害也不能过分,因为在那种情况下,犯错的一方会受伤,会理所应当的寻找新的报复,伤害就会循环升级。报复的伤害必须比原先小一些。用这种方式,制约着平衡

    30一些人认识到上述会不舒服,这种,除非要求得到公正的补偿,让清白无辜的人变得身负罪责,否则爱的流动就不可能出现。然而,想要认识到对亲密关系和爱来说,什么真正有益,什么真正有害,比较一下两种不同做法的结果,就一清二楚了

    31通过付出和接受的量,通过分辨他们取得的平衡是有益还是有害,我们可以辨别一段关系的质量。这也表明我们怎样让消弱的伴侣关系重新恢复,让它变得令人满意,伴侣怎样从有害的交流移到有益的交流,怎样用爱来增加交流的量。

    32虚假的无助。当某人受了冤屈,表现的越无助,越让人们对过失着义愤填膺。一旦伤害过去了,采取行动,要么分道扬镳,要么公正的赔偿。当受害者不利用这个可能有所行动时,那么其他人就会代替他们行动。对他们利益会造成损害和不公正,常比受害者自己的行动还要更糟。常见的是,儿子和孙子们会体验他们前辈的愤怒,就好像是他们自己的一样。

    33虚假的殉教者。对女人的妈妈来讲,比较好的解决方式是,对着自己的丈夫发泄心中的愤怒。那么,丈夫就必须做一个决定,他可能会和妻子达成协议,一刀两断。

    34虽然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但只要无辜的受害者继续受苦,就会有更多无辜的牺牲者和有罪的牺牲者接踵而至。有人相信这样的幻象,固守自己的清白,面对坏事,不进行力所能及的面对面抗争,就可以避免参与邪恶。其实,自己也在做同样的坏事。如果,一方坚持自己清白有理,另一方的罪责就不会结束,他们之间的爱就会枯萎。爱意需要有承担适当罪责的勇气。

    35同样,幼稚的宽恕会阻碍建设性的对话,它可以掩盖冲突的到来,把事情推给家庭其他人处理。如果受害的一方试图宽恕做错事的人的罪责,好像他自己有权利这么做一样,那么破坏性就会更大。要想双方都得到调节,那么就要明白受害人不但有要求对方补偿的权利,而且有这方面的义务,肇事者不但有承担自己行为后果的义务,也有这样的权利。

    36当受害者要求适当的补偿,爱仍然会很好的发挥作用。

    37真正起到治疗作用的宽恕,既保障肇事者的尊严也保护受害者的尊严。这样的宽恕要求受害者在提出自己要求时不走极端,也要求他们接受肇事者提供的适当补偿。脱离真诚反悔的宽恕和拒绝接受适当的补偿,调节就无从谈起。

    38无所谓的例子。前妻离婚后又想复婚。妈呀!这个例子牛逼。

    39当伴侣分手时,并不是只有离开的人有新的机会。留下来的一方也常常有机会创造新的开始。但是,如果留下来的一方停在痛苦之中,拒绝全新的可能,就给自己和伴侣制造困难。如果留下来的一方,接受这个机会。让自己过的更好,那么就会让前面的伴侣得到自由和放松。这样做,即使双方分开了,也还能取得和解。

    40对很多人,偶然事件让人震惊,宁愿糟蹋那些自认为不劳而获的好运,和生命的施舍划清界限,也不愿欣然接受。事情过后,常想方设法编造自己的罪责或者积德行善,从而逃避那些从天而降的援助。他们在处理从天而降的好运时,采取的是一种天真幼稚的方式。事实上,实在增加而不是减少自己的罪责。

    41被卷进去的每一人从命运哪里接受了一些东西之后,为了服从系统平衡的压力,也会想把这些回赠回去。在不可能回赠的情况下,至少就会用自己失败的方式来做补偿。但这些只是一厢情愿的企图,命运对我们的补偿和企图完全不屑一顾。

    42真是我们的清白感,让我们发生意外事件,变得痛苦不堪。自己会很容易收到攻击,面临反复无常的愧疚和清白。不论是有利还是不利,都要屈服于命运的无情的力量。我们把屈服变得可行的内在态度称为谦恭。这种状态下,加害者和受害者都怀着谦恭的态度,屈服于他们不可避免的命运,会中止内疚和补偿。能享受生命和快乐,让他们能享受多久就多久,而不把自己的辛福跟别人付出联系起来。也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自己的困难生活,而不必顾虑个人的愧疚和清白。

    43在感受真正的谦恭时,不只是我们决定自己的命运,而且我们的命运也会决定我们。意外对我们到底有溢还是有害,都是有一些法则开决定的。这些法则的秘密,我们也不能不爱去猜测

    44面对命运带来的罪责或好运时,谦恭是最好的态度。让我们少一些沾沾自喜,让我们尊重它们,正视和全盘接受因别人的付出而得到的好处。不必顾及别人付出多少,满怀感激之情接受,同时还要认识其他人也会从这件事上获益。

    45当个人良知和社会习俗服从于爱的隐藏法则时,爱才能繁荣茁壮。

    46不管是谁,只要你期望窥破爱的隐藏的和谐的秘密时,就必须亲自进入这一做繁杂的迷宫。他必须带着很多线团,用来标记路线,引导自己走出迷宫。我们被迫在黑暗中摸索自己的路,当我们力求揭开愧疚和婆哈比之外的秘密时,就要面对混淆我们感觉麻痹理解摆布在我们周围的欺骗和幻想。当疲惫不堪的囚徒读到石门上写着,工作将会赢得自由,也必然是这种感觉。

    47然而,很多人还是有勇气破解迷宫,向黑暗窥探,而要打破这虚假信念的魔咒。

    48运作我们关系中隐藏的爱的系统和谐,一直在关注爱。跟从她比弄懂它要容易的多。如果你认为他很重要,那么,在心灵深处微妙的活动中,仔细观察的关系时,我们就能认出它。通过观察自己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不论是增加还是减少了爱,我们都能认识到它的存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在我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or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