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给父母打了个电话,说我们去逛街吧,买件新衣服。
父母的反应又是意料之中——
父亲总会干净利索地拒绝:“买什么衣服,不去。”然后把电话递给母亲,“喏,找你的。”
母亲第一句一般会是:“不去!你哪来的功夫,快陪孩子吧。”女儿初三了,黎明前的黑暗,正是中考前最紧张的时刻。
我劝说几句,解释下孩子的安排,母亲的语气就会犹豫下来:“去哪啊?买什么衣服?”
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就会默默笑起来。
父亲是个不注重穿着的人,一说买衣服逛街,拒绝得干净利落。
母亲是个爱美的女人。小的时候听她说的最多的几句话是“穿在身上吃在脸上”、“宁生穷命不生穷相,出门在外穿的好好的,别叫人瞧不起。”
不但爱美,而且讲究。小时候印象很深的一个情景是,夏天的早晨,听到门外卖豆腐的吆喝起来了,穿着拖鞋的母亲急急忙忙想出去买豆腐,赶紧穿袜换鞋,又怕卖豆腐的走了,常常忙忙活活急出一头汗。
我跟她说,你干嘛非要换鞋啊,穿着出去就是了。
那时候家里住的是平房,所谓的拖鞋,其实是进屋出屋都会穿着的,跟卫生无关,就是为了清凉舒服。
母亲总说,穿着拖鞋出去像个什么样子啊,露着个大光脚。
后来读过刘若英写的祖母,说家里有客,她的祖母操持饮食,然后总要在出来见客人之前,细细梳妆,绝不会在客人面前露出油腻烟火之气。读到那个场景,我总会想起母亲。虽然母亲不是大家闺秀,文化程度也不是多高,但那种讲究,真的是骨子里的。
母亲不但自己讲究,还愿意打扮孩子。
印象极深的是那一年春节。我们家住在镇上,距离城里几十公里。母亲跟着别人的车去了城里的商场,给我买了一件格子大衣。那个时候,也是相当时髦的了。
那时我读高三,没有空闲能跟着母亲同去试衣。
母亲估摸着给我买了一件。回来试穿后感觉另外一件的颜色更适合我。她就有些犹豫。
母亲晕车,而且那时候已经是下午,别人的车大半这个时候也不会去城里。然而母亲犹豫再三,最后说,好容易买件衣服,总得是最满意的啊。然后自己去了大路边,搭去城里的客车,给我换了一个颜色。
其实,我更像父亲,对穿着并不是太在意。所以那个时候,对母亲一定要去换个颜色的行为,颇有几分不以为然的。
然而在心里,深深地种下了印象,知道母亲在穿衣打扮上是喜欢是讲究的。
后来,毕业,工作,母亲为我付出极多。我到了恋爱的年纪,母亲提出的唯一意见是:甭管干什么的,找个在身边的。你那么爱睡懒觉,上班总要迟到,总得吃饭再上班啊。你起来晚了,他赶紧给你炒个鸡蛋,别空着肚子上班就行。
这么简单的愿望,后来我还是没能实现。
于是母亲就常常忧心忡忡,忧心着我的不如意,忧心着我的劳累。
经常和父亲在家包饺子,包馄饨,然后一个个冻起来,让我周末去拿。
每次拿的时候,母亲总会准确地说出包的饺子的数字。
想起年过七十的父母,在家里一个个包好冻好,还要数着数的样子,总忍不住热泪盈眶。
数数的目的,他们是计算着我多久能吃完,然后再计算着下次什么时候再包。
无以回报,又总想回报。我以为,对母亲来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给她买衣服了。
然而母亲总是推辞,说我挣钱不易,还要负担家用。推辞到后来,每次给她买了新衣,又总是试了又试,满脸欢喜的样子。
可是,岁月流逝,母亲越来越老了。再买新衣回家,母亲的话不知不觉就变了。她总说:年纪大了买这么多新衣干嘛啊,也穿不着,也穿不破,浪费啊。
我总是责备她:胡说呢,什么浪费。穿在身上好看,就不浪费。
于是,母亲像轻易就能被说服的孩子,露出满脸的欢喜。
最近几年,母亲和父亲开始迷上了去家前面的广场上跳广场舞。慢慢也有了固定的朋友圈子。母亲的关注点还是在那些跳舞的老太太们的衣着上。
常常会说,老刘穿了件大红外套,太鲜艳了啊,什么年纪还穿这么鲜的衣服。我总跟上一句,就是啊,那么鲜的衣服,也就我妈这么白的脸才显么。母亲就笑,说我穿也不好看,年纪大了,穿得还是要庄重些才好。
有时又会说,老王穿了件衣服不错,几个老太太都去打听着买了。我说咱也去啊,省得挤不进开发区广场时尚圈。母亲又笑,说都穿一样的像什么样子,人家买的咱就不买了。
父亲这个时候总会无可奈何地抱怨:你好好跳你的舞,说人家干吗,看人家穿什么干嘛啊。母亲回嘴:我说说还怕什么啊,还不让人说话了么。
我笑着看他俩斗嘴,也随时等候着,斗嘴万一升级就岔开话题。
母亲是个幸福的女人,一辈子被父亲宠着。父亲勤劳,退休后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务,洗衣做饭,堪称模范。两人同进同出,就像秤杆和秤砣,谁也离不开谁。
我愿意听母亲叨叨广场上老王老刘的八卦,愿意听父亲母亲斗嘴,因为那代表他们还是健康的,我还是幸福的。
所以,能给母亲买新衣,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买一件衣服,更是一种幸福的付出。
这个周末,终于还是把母亲约了出来。母亲是个大身板,难得有合适的衣服。然而逛商场的时候,看上了一件衣服,上身一试,竟然出乎意料地合身。墨绿色的羊毛外套,闪闪的一个大钻扣,华贵而得体。母亲看了看标签,放下就走,死活不要。我催着服务员开单,执意要买下。
母亲拉着我的手,拦着服务员,急出一头汗,怎么也不肯要。我知道,她嫌贵。
拗不过她,我们便走了。
临走时我趁着母亲不注意,轻声跟服务员说,开单,等会我来拿。服务员心领神会。
在母亲转悠另一个专柜的时候,我回身去把衣服拿上了。
母亲一回头看见,就跟我急了:你这个小孩,怎么回事,说了不要不要的嘛……年过四十,母亲嘴里的我,还是“你这个小孩”~
就为母亲这一句,我觉得倾家荡产都乐意。
我拉着她往回走,说:可以退的,回家穿给我爸看看,他说不好咱就回来退了。
其实向来穿衣马虎的父亲,穿衣上问他意见从来都是:行,挺好。
母亲知道父亲这个特点,也知道我只是劝她买下,无可奈何埋怨了我一路。
微笑着听母亲一路的心疼和埋怨,心里特别踏实。
一回家母亲就打开穿给父亲看,一边试穿,一边抱怨。最后说了一句:这么贵的衣服,真是的!觉得到死都别买衣服了。就这件就行了!
一听这句话,瞬间我的眼泪就要出来了。
母亲,您知道吗,能为您买一件新衣,是我最大的幸福。无论多少辛苦,我只愿上天垂怜赐福,让我再多为您买几年新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