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鲁迅”

再读“鲁迅”

作者: 情义vs小妖 | 来源:发表于2022-01-31 00:59 被阅读0次

以前上学的时候,很不喜欢鲁迅的文章。因为实在是晦涩难懂。老师逐词逐句的分析,我在底下嘟囔,作者都不见得想那么多。

关于他的文章,也只是机械的背诵主旨,什么反压迫、反封建、反对吃人的礼教等等。至于更深层次的共鸣,抱歉,十几岁的我真的没有那个内涵。

现在,轮到自己闺女学习他的文章了,老师让买了鲁迅的《呐喊》和《彷徨》专集。但是,她们这一代生活更好了,对于困苦更加没概念,也就读个囫囵吞枣,比我当初更加不如。

不得已,自己又重新读一遍。当初读不懂的东西,现在突然就通了,那种无奈的、无法摆脱的、看不到希望的、奋力挣扎的、想要冲破牢笼的底层民众的生活,让人压抑又窒息。

被苛捐杂税压弯腰的闰土、絮絮叨叨毫无神采的祥林嫂、生活潦草到被打断腿的孔乙己、莫名其妙被砍了头的阿Q……。

讽刺的不只是人,更是那把人变成了鬼的时局。

国家没有出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也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正常社会里的正常人会去吃人吗?正常社会里的正常人会去吃人血馒头吗?民众确实愚昧,可又是谁把他们变成了这样?

是当时落后的、无力抵抗侵略的懦弱的中国政府。是那个样样不如别国的、还未进化的社会。

个人的命运被历史所裹挟,变得伤痕累累、鲜血淋漓。

是的,中国生病了。被黄河养育着的中国人民自然也就变得扭曲,显出可怖的一幕来。人心惶惶,有今天没明日,他们又怎能好好生活呢?

鲁迅是这样一个斗士,试图以笔割开社会的顽疾,剔除社会的腐肉,使之焕发一丝生机,生出一条能走进光明的路。

我想,虽然现在的中国还有一些不足,但是也总算好了大半。不知道鲁迅先生望着我们这些祖国后代,是否会觉得欣慰。

社会需要“鲁迅”,能够针砭时弊、挑破社会毒脓。这样,病才能好得更快,才能更健康。

相关文章

  • 再读鲁迅

    上学时,每当学到鲁迅先生的文章,必定要头疼不已,不单是因为要背诵一些大段的文字,还在于这些文字对于那时的我...

  • 再读鲁迅

    鲁迅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再熟悉不过的作家,可是所谓的“熟悉”,仅仅是停留在鲁迅这个名字以及他的几篇入选语文课本的文章...

  • 再读鲁迅

    少年不解鲁迅篇,读懂已是不惑年。 句句深邃连广宇,针针见血荐轩辕。

  • 再读鲁迅

    少年时喜欢鲁迅,至于喜欢的缘由不是很确切,或许有受语文老师情绪的感染,抑或是因为文字特别的气质,总之是一种形式上的...

  • 再读鲁迅

    今天分享一本书:《鲁迅语录》,2012年读第一遍,如今看第二遍,仍然被鲁迅先生感动,被鲁迅先生激励。 读书时学过先...

  • 再读鲁迅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给我留下映像最深刻的作家就是鲁迅先生,主要原因是:看不懂。文字的晦涩难懂,语言半文半白,写出来的故...

  • 再读鲁迅

    想起这个人,成了心里的一个痛。上学时留下的那印象,又冷又硬,但在我认为不错的作家中,他当算是最有感觉的,年少轻狂,...

  • 再读鲁迅

    鲁迅曾说过: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其实每个人都很脆弱,每个生命都需要呵护。偏偏是有那...

  • 再读鲁迅

    有人说鲁迅的小说是含泪的微笑,在朴素精练的描写中,把生活中的丑恶事物真实地描绘出来并加以揭露。这些都是学生时代老师...

  • 再读“鲁迅”

    以前上学的时候,很不喜欢鲁迅的文章。因为实在是晦涩难懂。老师逐词逐句的分析,我在底下嘟囔,作者都不见得想那么多。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鲁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wckrtx.html